這位華爾街傳奇投資人在55年的投資生涯里,歷經多次市場的崩盤,經濟大蕭條,其中包括90年代的日本經濟大蕭條,1998亞洲金融危機,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破滅,2008年金融危機。他謙虛的認為,僅僅是因為他對人生以及投資都期望不高,他才能在每次危機時候化險為夷,破繭而出。他說,作為法國人,他的人生觀從來沒有認為人每一天應該獲得快樂,艾維拉德將此看作是人生的常態,盡量放低自己的期許。1968年從歐洲來到華爾街,盡管驚歷當年的這些歷史輝煌時刻,艾維拉德認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從來都是煎熬。
如同巴菲特所言“價值投資很簡單,但非常不易”- 艾維拉德在職業生涯的起初,更多的投資理念和格雷厄姆更為相似- 量化,關注安全邊際。第一雄鷹在后期,更多的是關注企業的內在價值,長期持有,不做積極的高頻投資者,這更接近于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艾拉維德更認同自下而上的實地研究和逆向思維。
從1979- 2004,艾維拉德帶領第一雄鷹(first eagle)達到年平均收益15.8%的佳績,高出標普500 13.7%的業績。艾維拉德因嚴格的投資的風格和卓越的投資業績,被晨星2003年授予終生榮譽成就獎。他也因此在華爾街久負盛名。
法國人鐘情于黃金是源于歷史背景
艾維拉德對金礦產業的偏好,也是和他的人生經驗有關。如同談起他投資話題,令他時常會提及歷史,年代,大量實證和數字以及自己的人生價值觀。談到黃金,艾維拉德沉思于回憶。艾維拉德成長于上世紀50年代的歐洲。翻開歷史,18世紀的法國大革命,二戰時期法國被德國占領,局勢動蕩,甚至近幾十年前,法國都是處在高通貨膨脹。黃金是通脹的朋友。這是部分原因法國人對黃金的持有熱情總是很高。艾維拉德說相對于法國人,歷史上,美國人對黃金的興趣要少很多。這也多少和美國歷史有關。1933年羅斯福總統規定持有超過5盎司的黃金是違法的。直到1974年,美國才重新授權可持有更多黃金。
“對我而言,黃金是錢。這是我和巴菲特,芒格的不同之處” - 艾維拉德停頓片刻“我非常能理解為什么芒格和巴菲特強烈”鄙視“黃金,這二位大師不覺得黃金是有價值的”
巴菲特關于黃金無用的言論眾所周知。2011年巴菲特表示黃金是非生產性資產。而另一位金融巨鱷索羅斯對黃金并不避而遠之。2016年,索羅斯基金高位套現世界最大的黃金生產商Barrick Gold. 巴菲特,艾維拉德都深諳時間在投資中的意義。而索羅斯的投資邏輯至少不僅僅是時間和價值。
晨星的數據顯示,First Eagle Gold Fund管理著8.93億美元資產,過去的歷史業績擊敗了95%的同行。迄今為止,艾維拉德的團隊完好的保持著基金的好聲譽。因為長線布局的策略,他們的團隊和分析師經常需要做的事是就是拒絕和說“不”。艾維拉德認為,大多數投資者并不合適直接投資到金礦企業,特別是這類企業的高杠桿率和行業變化,投資者并沒有能力做出風險判斷。
艾維拉德提及當下的大環境作考量,他會建議對黃金類產品的配置可以在5% 這樣的比例。未來六個月,2017年的下半年,對于黃金市場,需要等待。他反復用了“耐心,耐心”。
人工智能帶來的潛在風險也是不可估的
上周,貝萊德宣稱團隊應該利用更多的人工智能技術。BlackRock管理資產規模超過5萬億美元,但是去年一年,其主動型基金管理規模縮水了200億美元。而此前高盛也對交易團隊進行了重新整頓。貌似人工智能,量化投資迅速發展,進一步威脅華爾街基金經理的地位。但艾維拉德表示,他并沒有對市場上熱捧的人工智能投入了過多注意力。他也并不認為,金融投資領域,機器人會逐步替代基金經理和交易員。特別在價值投資領域,他認為機器人,大數據,是無法取代優秀的基金管理人可持續的思維模式。“人們更多看到大數據帶來的有利端。但是如果大數據本身產生的信息如果是錯誤的,那結果又會怎么樣呢。” “歷史可能會重演,問題是,歷史很多時候也并不僅僅是過去的重現。” 他表示很懷疑。
“我不是新興市場的信奉者”
談起亞洲以及新興市場,艾維拉德說,他不是新興市場的忠實信奉者。不過,個人仍然看好日本,對于香港市場,艾維拉德認為同樣有值得投資的好的行業。
艾維拉德坦言,他的觀點,長期趨勢,東方逐步崛起,西方相對衰落。理由很簡單,東方最大的兩個國家,印度和中國的巨大市場以及這二個國家在適當時間作出了改革(1991年和2014年的印度;1978年的中國)。但是艾維拉德說道“ 即使這樣,我仍然對美國市場有信心。包括將來會有很多的美國公司在發達成熟市場以外的業務會大幅增長。這有利于美國的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