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數據表明,在朝鮮進行核試驗后的幾天,是購買公用事業股票和黃金等避險資產,同時出售日本、韓國和臺灣股票的好時機。
防務專家估計,這個流氓政權周日的核試驗當量超過10萬噸。從長遠來看,這意味著此次爆炸的威力至少是朝鮮去年9月進行的核試驗的六倍,軍事分析人士估計,那次核試驗的規模約為15千噸。
朝鮮對核武器的無休止和不斷升級的追求,給了本周金融市場一個“規避風險”的主題,投資者認為風險很高,而且傾向于投資更安全的資產。歷史驗證這一立場。
美國CNBC利用對沖基金分析工具Kensho,研究了朝鮮自2006年進行第一次核試驗后,最近的5次核試驗后金融市場發生了什么變化。由于最近的核試驗威力是迄今為止最強大的,在持續沖突的最緊張時期,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可能比前幾年甚至更大。
首先,根據Kensho,在朝鮮進行核試驗之后,美國主要金融市場當周發生了什么。
盡管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時期,國債可能是一種常識性的避險工具,但在此前的核試驗之后,Kensho發現國債持續的下跌。然而,黃金的表現卻始終如一。
黃金價格已經在一周內大幅上漲,黃金期貨周二跳漲0.9%,接近一年來的最高水平。
歷史表明,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的波動性指數往往會飆升。
接下來,讓我們看一看更廣泛的比較,看看在朝鮮核試驗后全球市場資產的趨勢。
在朝鮮進行核試驗后,避免出現這種反應,就像避開幾個亞洲市場和歐洲股市一樣簡單。與日本、韓國和臺灣股市掛鉤的ETF在朝鮮核試驗后都有為期5天的持續下跌。
最后,掃描一組更廣泛的資產和ETF,揭示出在朝鮮核試驗后一周的這些贏家。
Kensho計算出,在一次核試驗之后,iPath標準普爾500短期波動率指數和SPDR公用事業ETF,分別出現了超過3%和1%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