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數跌破重要支撐,創2年半新低,目前在92下方。部分人士警告,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岌岌可危,而且石油美元霸權即將崩解,黃金將會飛漲。
MarketSlant 8日報導,技術分析師Clive Maund報告稱,92.5為美元指數的重要支撐,收盤跌破此一關卡代表美元將出現大麻煩。美元身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光環逐漸減退,這不會一夕發生,而會緩慢進行,到某一時間點,眾人發現事實,觀感會徹底改變,引爆美元賣壓,造成崩盤,金銀等貴金屬將跳高。
不只美元儲備貨幣地位告急,石油美元體制也面臨危機。中國準備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石油期貨,并可轉換為黃金,會對石油美元體制帶來壓力。與此同時,低油價對沙特造成巨大財政壓力,也使石油美元體制搖搖欲墜。
目前國際原油都以美元為計價基準,產油國出售原油賺取美元,并把多余美元拿來購買美債,為石油美元的根基。但是油價崩盤迫使沙特不斷出售外匯存底變現,過去三年外匯存底大減2,500億美元。如今沙特外匯存底已經跌破關鍵水位的5,000億美元,來到4,940億美元。
文章稱,美國想要靠頁巖油達到能源獨立是癡人說夢。EIA數據顯示,68家上市的美國能源業者,營業現金流量(Operating cash flow)的75%都用于償還債務利息,比例為三年前25%的三倍。跡象顯示,美國頁巖油根本無法償債,商業模式有根本問題。頁巖油拼命從投資人手上取得資金,卻無法還債,有如“龐氏騙局”。
沙國和頁巖油情況惡化,會把石油美元體制推下懸崖。“石油美元體制”之死會帶動貴金屬飆漲。
中國反制美元霸權,今年有望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合約,并可轉換為黃金。外界認為,此舉影響重大,將改寫油市規則,顛覆石油美元根基。
日經新聞1日報導,當前油價多以布倫特原油或WTI原油為計算基準,兩者都以美元計價,打造出美元霸權。中國是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倘若發行人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合約,可能會成為亞洲的油價基準。總經研究商FFTT創辦人Luke Gromen說,全球原油的游戲規則也許會大幅改變。
人幣計價的黃金期貨合約已在上海和香港交易。Gavekal Research執行總裁Louis-Vincent Gave進一步解釋,有了人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和人幣計價的黃金期貨,俄羅斯可以賣油給中國賺取人民幣,再拿這些人民幣買黃金。這么一來,俄羅斯售油取得的人民幣,無須購買中國資產或也無須換回美元。
一場大范圍的國際銀行業危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可能即將發生,這應該是顯而易見的——由于負債水平極高,許多銀行都面臨破產風險。
諸如股市崩盤這樣的事件可能令許多銀行破產,因為“股市災難”將產生現金壓力,從而暴露出銀行無力履行義務的現實問題。現金仍是銀行用于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方式,如果一家銀行倒閉,那么很有可能引發“現金流”方面的連鎖反應,從而造成大范圍的國際銀行業危機。
銀行們都在爭奪可用的現金資源,它們不想被各種經濟問題影響現金流。這就與大蕭條期間黃金被充公時發生的事情類似。那時,銀行用黃金來證明自己的償債能力,因此才想方設法的阻止公眾爭奪數量有限的黃金資源。
出于這個原因,筆者相信這次危機中黃金不可能被充公。現在,現金是銀行系統的基石,因為銀行系統承諾的是現今,而非黃金。
然而,當涉及到就即將發生的崩盤發出警告時,黃金還是關鍵的防御措施,它能防范一些金融損失。此前,筆者曾闡述了與黃金價格與流通美元互為影響的一些先兆。現在,看起來我們可能要么處于,要么非常接近這樣一場潛在的事件。
下圖展現了1918年至今黃金價格和圣路易斯調整后基礎貨幣額的比率情況。其中藍線代表的是黃金價格和圣路易斯調整后基礎貨幣額的比率情況。三個重要的時間點分別是1933年黃金被征用之前,1971年金價暴跌之時以及道瓊斯指數與黃金比率達到頂峰之時。例如目前的比率為0.34.
道瓊斯指數-黃金比率
根據上圖,筆者曾指出了道瓊斯指數-黃金比率最高的三個紅點。這三個時間點都發生于信貸擴張之后,而信貸擴張有效地對金價施加了向下的壓力。綠點則恰恰展現了三種模式的相似之處。根據黃金/基礎貨幣表格,在道瓊斯/黃金比率達到頂峰后,每一種模式都會出現一個低谷,也就是第三點——綠點。在這些時間點,基礎貨幣擴張速度慢于金價上漲速度。這可能意味著那些做空黃金的投資者們的游戲已經結束。
現在看起來我們正處于目前這個模式剛過第三點的地方,因此做空黃金是不明智的。
1933點,在第三點之后的B點,黃金征收令下達。這主要是因為用黃金償債的壓力急劇上升。之后這也得到了當時羅斯福總統的證實,羅斯福證明了1934年黃金儲備法案的合理性,他是這么說的,“由于沒有那么多黃金用于支付給那些黃金債務持有者們,聯邦政府應該征用并持有所有黃金。”謹記,現在這可能意味著與銀行系統息息相關的現金。
1971年月13日,在相關第三點后,由于無法用黃金償還給所有持有美元的外國投資者們,美國終止了美元兌換黃金業務。現在這可能意味著美元貶值。
現在我們可能出于或者非常接近B點,屆時將發生一場大型的貨幣事件。不管發生什么,黃金和白銀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里不斷上漲。
相信黃金的理由:西方貨幣系統都是一個騙局
俄羅斯最大的銀行 -- 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正計劃在2018年向中國輸送10-15噸黃金。
俄羅斯盧布和中國人民幣都是有黃金支持的,這是兩國經濟“去美元化”計劃的一部分。前世界銀行(World Bank)職員、現經濟學家及地緣政治分析家Peter Koenig日前評論稱,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的這個決定是俄羅斯與中國間經濟與貿易協議的延續。
“盧布和人民幣都是100%有黃金作為后盾的,因此這屬于它們一個宏大而前瞻性的計劃 -- 去美元化 -- 的一部分”,Koenig說。
Koenig又表示“整個西方貨幣系統基本上就是一個騙局”,因為它是“私人制定且為私人擁有的”。“所有的國際轉賬都必須通過華爾街的銀行,這就是美國實際上可以獨裁的原因”。
但Koenig指出隨著中國和俄羅斯加速與西方經濟“完全決裂”,這種局面可能很快改變。他進一步指出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以及金磚國家(BRICS)“真的不需要依靠西方而活,因為他們占到世界總人口的一半之多”。
這位經濟學家又補充說中國和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生產國,而今天黃金唯一的問題是它完全附著于西方的貨幣系統。
“在過去五年中國、俄羅斯以及上海合作組織的其它成員國已不再用美元來交易碳氫化合物,而是用它們自己的貨幣或黃金”, Koenig說。
他又提到在1970年代美國與沙特阿拉伯之間簽訂的一份協議。這份協議規定所有中東國家都必須只用美元來交易原油,而那些反對這個規則的國家則必須面臨懲罰。
“那些想違背這個規則的人必須付出昂貴的代價,例如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當他宣布他將用歐元而不是美元來交易自己國家的原油時,我們都知道會發生什么了”, Koenig說。
“我們也知道擁有類似理念的卡扎菲(Gaddafi)的下場是什么,而伊朗則突然面臨擁有核武器的指控”,Koenig說道。他又指出這個由美國犯下的欺詐一定會走向終結,而現在中國和俄羅斯已經提供了替代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