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特朗普當選為美國總統,企業、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心都由此得到了重大的提升,大家都相信,繁榮周期已在不遠處了。
MarketWatch報道稱,這一點可以從各種“軟數據”中清楚地看出來,后者大多都基于各種情緒調查,發出的信號是,美國經濟似乎很快就要達到1990年代以來從未持續出現過的3%增長速度了。比如:
——密歇根大學消費者情緒指數4月間的讀數為97,距離1月創下的98.5的近十三年最高點相去無幾。Conference Board的消費者信心指數4月間讀數為120.3,盡管較之2月和3月的高水平略有下滑,但依然相當強勢。
——Business Roundtable基于全國最大企業首席執行官們未來六個月關于銷售額和員工雇用的預期編制的CEO經濟前瞻指數今年第一季度出現了2009年第四季度以來最大幅度的躍升。
——美國獨立企業聯盟(NFIB)小企業樂觀指數4月也有一定幅度下滑,但是依然延續了連續六個月高度樂觀的走勢。NFIB指出,這種局面為1983年以來所僅見。
——富國/蓋洛普投資者與退休樂觀指數今年第一季度為+126,達到十六年新高。投資者上一次如此樂觀,還是2000年11月的事情,當時指數的讀數達到了+130。(不過,蓋洛普分析指出,這主要應該歸因于持共和黨立場的民眾,他們的信心比去年第三季度高出了足足209個點。)
——道指和納指都連漲了五天。標普500指數周三刷出歷史新高,另外兩大指數也距離最高點相去不遠。
如果只看軟數據和情緒,美國經濟和美股市場簡直是天堂一般美好的景象。
然而,基于現實世界的“硬數據”所講述的,卻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
——零售銷售額4月間增幅只有0.4%,意味著懷抱著積極情緒的消費者在掏腰包時也不過如此。這一增幅不及預期,而且此前數據已經疲軟了兩三個月了。Econoday對此的評論是:“消費者信心或許已經沖上天際,但是零售銷售數字和整體消費支出情況卻依然在地面徘徊。”
——新轎車和卡車銷售量4月間連續第四個月下滑,經紀商一端的庫存不斷增加。于是乎,各種促銷手段紛紛出臺,比如大打折扣,而這顯然會損害到車廠的利潤。很自然地,通用汽車現在正計劃裁員4000人,而福特要裁員10%,其中還包括他們的前首席執行官。《經濟學人》的評論是:“越來越多的跡象都顯示,美國汽車市場已經燃油耗盡。”
——銀行放款正在縮減。發行在外的工商業貸款總額本月早些時候下滑到2萬1000億美元,低于去年11月的峰值,而且這些關鍵貸款已經連續七個月沒有增長了。Wolf Street博客的里克特(Wolf Richter)指出,自從1960年代以來,每當這種情況出現,“經濟要么是已經衰退,要么是很快就將衰退”,他說,這是“一盞巨大的紅燈……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大麻煩”。
——家庭債務卷土重來。上周,紐約聯儲發布報告指出,美國家庭債務總規模達到了12萬700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誠然,其中抵押貸款占比為68%,低于2000年代的73%,但是學生貸款也飛速增加到了1萬3000億美元。和抵押貸款不同的是,學生貸款無法歸還,不能將學位證書交給銀行了事。《紐約時報》指出,這就意味著“更多的美國人都在背負著某種債務,這將一直成為他們的負擔,影響他們未來的生活”。
那么,這軟數據與硬數據的比較,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呢?
股市一直以來的上漲,主要有兩大基礎,一是企業盈利的復蘇,一是特朗普政府將減稅、放松監管和進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預期。現在,盈利復蘇還在繼續,但是特朗普政府卻遇到了大麻煩,他們被證明無法有效地推動政策在國會通過,而且現在又多出來選戰“通俄門”的問題,后者正在成為新的焦點,消耗著寶貴的資源和時間。
當軟數據發出買買買的信號時,硬數據卻告訴我們別沖動。相比起來,貌似還是硬數據更加可靠,雖然現在還不到徹底退出股市的時候,但小心一點總是沒錯的。
此外,我們還看到了一些經濟指標正在見頂。住宅銷售數字達到了近十年新高,汽車銷售幾個月前見頂,失業率4.4%也非常接近周期低點,我們現在要么是已經實現了充分就業,要么也距離它近在咫尺了。
經濟復蘇和牛市已經持續了八年,進步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了。很可能,這兩者都已經走到了尾聲階段。目前,標普500指數的估值相當于2017年盈利預期的17.5倍,已經很高了。
(原標題:美股投資者應該更為硬經濟數據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