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鳳凰網編譯自Gold-Eagle網站,盡管美國市場處于“管控之中”,統計數據遭到人為操縱,政客們假裝關心其他事情,但破壞性的市場事件仍將發生。
以下內容摘錄自約翰·P·胡斯斯曼博士著的《股市公平價值和泡沫:2017年版》:
“不幸的是,盡管在2000年—2002年和2007年—2009年的市場崩潰期間,美聯儲持續實施積極的寬松政策并未取得任何效果,但投資者似乎仍然認為央行的寬松政策是萬能的。”
比爾·格羅斯: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目前股市風險最高。
格羅斯說:“央行的低利率和負利率政策人為推高了資產價格,但實體經濟的增長幅度卻很小,同時給個人儲蓄者、銀行和保險公司造成了損失。”
億萬富翁保羅·辛格爾表示:
“我很擔心我們目前金融系統、經濟、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的處境。經過長達9年人為制造的金融資產(高端房地產、藝術品和富人投資的資產)泡沫,我認為與2008年以前的情況相比,今天全球金融系統的杠桿在很大程度上有過之而無不及。”
“麥道夫揭發者哈里·馬科波洛斯揭露了一個新騙局”
“馬科波洛斯把波士頓海灣交通局的養老金計劃稱為‘Tender Vittles退休金計劃’,以諷刺參與該計劃的人將會吃貓食。”
除了程度不同以外,這與伊利諾斯州、芝加哥、新澤西州、加利福尼亞州等地的養老金計劃有什么差別嗎?
馬科波洛斯說:“當政治和金錢結合時,不會有什么好的結果。”
卡爾-丹寧格(Karl Denninger):《伊利諾斯州正在崩潰:崩潰無處不在》:
“很明顯,在2000年我離開伊利諾伊州之前,伊利諾伊州就將要衰落。”
在我看來,丹寧格比包括積極的政客和華爾街銀行家在內的大多數人都更清楚地看到了過去、現在和將來。他擔心不斷增加的美國政府開支、長期義務和國家債務。他還對公共和私人養老金計劃、醫療費用等問題發出了警告。
說到泡沫和準泡沫,想一下“全面泡沫”,以及納斯達克100指數和亞馬遜股票的異常反彈。目前的反彈并不像1999年-2000年的納斯達克指數反彈那樣劇烈,但納斯達克100指數和“FAANG”公司(包括臉書、蘋果、亞馬遜、網飛和谷歌)的股價已經漲得太高了。
是什么導致了泡沫和準泡沫?全球多家中央銀行憑空創造了15萬億美元,就是這些“貶值貨幣”提振了股票價格。此外,日本、瑞士和其他國家的央行大力印鈔,并購買亞馬遜和蘋果等美國公司的股票,這也推動了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崩潰還是修正?
美國股市本來應該在2015年崩盤,但沒有。在2016年,也本來有幾次應該崩盤,但沒有。同樣,股市本應該在2017年崩盤,卻創下歷史新高。央行購買股票讓股市出現了大幅反彈。
但如果央行停止購買,或者大舉拋售,會發生什么?
這樣的拋售會制造一個“市場事件”從而讓經濟崩潰或讓現任總統下臺嗎?還是會肥了華爾街那幫人?
大多數人在1987年、2000年和2008年的市場崩盤中都遭受了損失。做好準備是對的,這樣可以更好應對中央銀行印刷大量貨幣來維持股市泡沫。聰明人和富人都對全球金融系統、由過度負債、中央銀行和政客造成的潛在災難感到擔憂。
興登堡兇兆:我們得到了官方確認的興登堡兇兆股市崩盤的警告信號。
羅伯特·麥克休(Robert McHugh)博士表示,經他修正的興登堡兇兆很少發生,但一旦發生就要注意了。這并不是說一定會崩盤,但應該引起注意!
歐洲:西班牙大眾銀行瀕臨破產,意大利的銀行搖搖欲墜。接下來破產的是德意志銀行和深陷龐氏債務的中國理財公司嗎?
再重復一遍:馬科波洛斯表示:“當政治和金錢結合時,不會有什么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