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谷歌之類的IT企業到底靠什么變成巨頭的?答案很簡單:吃廣告。
世界排名靠前的幾家互聯網公司都是廣告吸金大戶。確切地說,普華永道預計,今年全球三分之二的美元廣告費都會源源不斷地流進谷歌、Facebook、阿里巴巴(141.59 -0.80%)、百度、騰訊這五家巨頭的賬戶里。
谷歌和Facebook的廣告吸金能力在全世界霸占了前兩位,大約有一半的新增廣告費都被他們拿走了。
谷歌的廣告營收相當于全球所有印刷類廣告營收的總和,Facebook的廣告收入接近于全球所有廣播廣告的收入總和。
排在他們兩家之后的12家公司——雅虎、微軟、LiNKEdin、IAC、Verizon、亞馬遜、Pandora、Twitter、Yelp、Snapchat新浪(84.97 -1.90%)和搜狐(45.76 -0.65%)——的廣告收入大約等同于谷歌全年廣告收入的一半左右。
中國互聯網巨頭在廣告費方面的集中度也非常高,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控制了60%左右的廣告費用,其在全球的份額占到了15%。
這種格局值得注意。由于缺乏對一些科技巨頭的監管抑制措施,人們消費新廣告的方式永久改變了,結果就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