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至2016年,中國內地股市年化回報率僅為4%,排在第六位;而年化波幅卻高達27.6%,排在第二位
盡管A股曾有過6124點的輝煌,但27年來僅此一回。十年后的今天,上證指數點位僅相當于高位時的52%,雖然其間亦一度攀高至5178點,但2015年股災后至今已滿兩年,A股仍難見明顯起色。
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意識到,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產配置勢在必行。那么,如何尋找更好的投資標的?哪個市場的回報率更高?來自J P摩根的最新報告—《環球市場縱覽》給我們提供了多維度的參考。
在股票市場方面,報告將十個國家和地區2007年至2017年一季度的股市回報率進行了比較,并計算了過去10年的年化回報率及波幅。這十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內地、美國、歐洲、亞洲(除日本)、日本、東盟、韓國、印度、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及臺灣地區。
10年(2007-2016)年化回報最高的是美國,年化回報率為7.0%,同時其年化波幅為十個國家和地區中最低,為16.5%。在過去10年中,美國股市回報率于2011年、2013年均位居榜首,2008年及2014-2016年則均居第二位。綜合年化回報率及波幅來看,美國股市回報高且較為穩健,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
10年年化回報率居第2位的是中國香港地區,為5.7%。其后依次是東盟(5.6%)、中國臺灣地區(4.7%)、除日本外的亞洲(4.0%)、中國內地(4.0%)、韓國(2.9%)、印度(2.7%)、歐洲(1.0%)、日本(0.7%)。
其中,中國內地股市在2007年以66.2%的回報率排名年度第2,為10年來最好成績,之后大多數年份排名在第5開外:2008年回報率為-50.8%,排名第6;2009年市場反彈,回報率達到了62.6%,但仍排在第6位;此后市場持續低迷,2010年、2011年回報率為4.8%、-18.2%,分別排名第9、第8。2012年名次躥升,以23.1%的回報率排名第3;2013年、2014年以4.0%、8.3%分列第7、第4;在如過山車般跌宕的2015年,以-7.6%的回報率排名第7;2016年則以1.1%的回報率排在第8位。過去10年中國內地股市年化波幅相當之高,以27.6%排在第二位。
同為新興市場的印度股市,10年間可謂多次大起大落,2007年、2009年、2014年的回報率均排在首位,而2008年、2011年、2016年則墊底。其10年年化波幅高達31.6%,遠高于其他國家和地區。
而排名最末的日本股市,有6年的回報率處于后半段,分別為2007年排名第10、2009年排名第10、2010年排名第7、2012年排名第10、2014年排名第8、2016年排名第6。日本股市年化波幅為16.8%,僅略高于美國排名第9,不過10年年化回報率與美國之間差距懸殊。
從短期回報率來看,排名則大不相同。2017年第一季度,印度股市以17.1%的回報率一躍成為榜首。韓國股市排名第2,回報率為16.9%。第3-5名依次為除日本外的亞洲(13.4%)、中國香港地區(13.4%)、中國內地(12.9%),其中中國A股中有近55%的個股下跌。排名第6-8位的依次為中國臺灣地區(11.8%)、東盟(9.5%)、歐洲(7.6%)。10年年化回報率居首、2016年排名第2的美國股市在今年一季度滑落至第9位,回報率為6.2%。而日本股市繼續墊底,回報率為4.6%。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