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集團宣布,旗下全資控股企業、全球最大的航空地面服務及貨運服務供應商Swissport于近日完成共計約6.6億歐元的融資。此次融資類型、資金來源、融資產品多樣(包括銀行表內貸款),包括巴克萊(Barclays)、JP Morgan等在內的多家國際金融機構參與了此次融資。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目前國際金融機構對企業開展貸款業務持審慎態度。眾多金融機構向海航集團全資控股子公司Swissport拋來“橄欖枝”,體現了對海航集團及其子公司經營管理狀況和良好發展前景的認可,也是對中國企業走出去、踐行“一帶一路”政策的支持。
獲多家國際金融機構支持
Swissport的融資令人聯想起此前媒體關于“美國銀行暫停與海航業務合作”的報道。
對此,海航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相關媒體中提及的“美銀”或“美國銀行”實際指的是“美銀美林集團”,并不是“美國的銀行”。事實上,海航集團層面從未與美銀美林有過合作,只是此前收購的企業與美銀美林在部分業務上有過合作,且目前這些業務都在持續健康進行中。
海航集團官方數據顯示,目前海航集團境內外合作金融機構逾300家。在SEACO、Swissport、IngramMicro、Pactera等項目的布局整合過程中,海航與羅斯柴爾德、中金公司、高盛、ING集團、摩根大通、巴克萊銀行、黑石基金等國際金融機構密切合作。目前,海航的境外社會及金融機構資金占比已超過5成。
“海航以優秀的產業運營能力、并購管理能力、全球行業整合能力,吸引了社會資本、國際資本、金融資本、戰略投資資本、創投資本等,以股權、基金投資方式,按風險共擔、收益共享原則,參與到海航的運營投資、項目并購、產業整合中來,為投資者創造了良好的回報。”上述負責人表示,海航設立至今,榮獲國內兩年主流評級機構給予的國內最高信用級別“AAA”級,旗下擁有“Skytrax五星航空”、“五星機場”等多個優秀的民族品牌,這也是海航集團能獲得多家金融機構支持的重要原因。
就在不久前,海航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渤海金控還獲得摩根斯丹利3億美元的無抵押貸款,充分說明了國際金融機構對海航集團的信任和認可。
成功交割德國哈恩機場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企業整體出海步伐放緩的背景下,海航集團收購德國哈恩機場82.5%股權于一周前正式交割。
早在今年3月,海航集團與德國萊法州政府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今年8月9日完成最終交割手續。據悉,此項目在中歐兩地歷經多輪審查,包括歐盟反壟斷審查、德聯邦AWV審查等。而同時,海航集團還獲得了來自運營、安全和基建等領域一定數額的補貼,包括由歐盟批準的253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97億元)的運營補貼。由于德國方面對大額補貼的審核及使用有極為嚴格的監控,海航集團能夠通過審查、拿到此項補貼,也是基于歐盟方面對其所有權結構、財務現狀以及規范經營的認可與信任。
海航集團負責人表示,交割完成后,海航集團將尊重當地文化,遵守當地法律,注重東西方文化融合,借助哈恩機場項目平臺,整合當地及歐盟資源,全面打造境外機場及專業化公司業務發展平臺。同時,也將融合Swissport歐洲優勢,快速實現機場的全球化發展。
“作為一家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級高效民航空港綜合管理型企業,全球化一直是海航機場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隨著全球化戰略的深入實施,海航機場將抓緊歷史機遇,快速、全面在全球范圍內打造自身的優勢產業平臺。”上述人士表示。
業內人士指出,哈恩機場股權交割的圓滿落地,標志著海航正式參與歐洲核心區域的機場運營,也展現了歐盟及德國聯邦政府對中國“ 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響應。
海航集團自1993年創業至今,已發展為囊括航空、酒店、旅游、地產、商品零售、金融、物流、船舶制造、生態科技等多業態大型企業集團,總資產逾萬億元。2015年首入《財富》世界500強。在今年7月公布的2017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海航集團榮登榜單第170位,比上一年大幅前進183位。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