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您的位置:全球 美股 / 港股 / 外匯 / 期貨 / 黃金 > 五大集裝箱船運公司控制超過一半的全球市場

五大集裝箱船運公司控制超過一半的全球市場

2017-08-22 18:35? 來源:金融界網站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約需要 分鐘的時間

來源:金融界網站

  全球產值達到5000億美元的船運行業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整合,而整合后的“幸存者”如今享受到了大規模經濟和需求增長帶來的好處。在一年前,產能過剩導致該行業出現最嚴重的危機,并導致韓國韓進(Hanjin)海運公司因此破產。

  作為亞洲最大的集裝箱服務商,中國遠洋運輸集團上個月表示,將以超過6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競爭對手東方海外(國際)有限公司,東方海外擁有世界上最大型的集裝箱船,其長度甚至超過了帝國大廈。另一方面丹麥的A.P. Moller-Maersk A/S也正在收購德國的競爭對手,充實自己的大型船只陣營,其中包括可以運輸約1.8億臺iPad的船只。

  比起沃爾瑪和塔吉特公司(TGT)等制造商和零售商,這些超大型船運公司擁有更多的定價能力。根據數據提供商的數據,五大集裝箱海運公司控制著60%的全球市場。航運速度正在攀升,而亞洲主要航線的貨運指數相比較去年同期高出22%。

  新加坡交通運輸研究公司Crucial Perspective的CEO Corrine Png表示:“集裝箱航運產業目前在實力雄厚的大公司的控制下。市場集中度增加將會提高這些服務商的定價和議價能力。”

  五大集裝箱船運公司控制超過一半的全球市場

全球船運產值達5000億美元 五大公司整合占60%市場

  五大集裝箱船運公司控制超過一半的全球市場

  韓進在去年8月的倒閉,顛覆了整個行業,就像雷曼兄弟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的破產一樣。由于整個行業供大于求,削弱了集裝箱運營商的定價能力和利潤,當時作為全球最大航運公司之一的韓進遭遇現金短缺。韓進于今年2月份在法院宣布破產,目前正在清算當中。

  Shinyoung Securities Co.駐首爾的分析師Um Kyung-a認為:“自從韓進破產之后,集裝箱行業提高服務質量的趨勢變得越來越明顯。這就是為什么市場正在越來越多地被那些擁有大型船只,且具備創新意識的頂級運營商所主宰。”

  越來越多地使用大型船只代表了行業的轉折點。Um Kyung-a指出,擁有這些大型船只的公司能夠部署更少的船只,轉而在單次航線中運輸更多的貨物,從而獲得更高的利潤。

  據她的估計,現在全球約有58家大型集裝箱航運公司,能夠運送多達1.8萬個集裝箱,預計這個數字在兩年內將翻一番。約有一半的新船來自這些大型航運公司。

  航運業需求出現高速增長

  由于新進入者的擴張以及舊有船只仍在參與業務,去年整個行業仍存在由于供應過剩導致增長放緩的情況。根據Crucial Perspective的數據,集裝箱航運業的運輸能力今年將增長3.4%,2018年將增長3.6%。

  盡管如此,需求似乎正在復蘇。在2016年發布了虧損的財報之后,該行業的各家公司看到了業務增長的跡象。擁有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航運業務的A.P. Moller-Maersk在5月份表示,第一季度末已經出現了強勁的需求。中國遠洋集團本月初指出,隨著條件的改善,預計集團上半年的利潤為18.5億元人民幣,扭轉去年的虧損。

  Jefferies Group LLC駐香港分析師Andrew Lee上個月在一份報告中稱:“我們預測在2017年至2019年期間,全球需求的增長將超過供應的增長。”

  假期的來臨使航運業進入旺季

  今年早些時候,Maersk、韓國現代海運有限公司和其他航運公司與客戶達成協議,從五月份起針對沃爾瑪和塔吉特等美國零售商發往亞洲的貨物提高費率。美國零售商通常會在第三個季度也就是年終假期之前增加庫存,而安德魯指出,隨著集裝箱航運業進入旺季,運價將進一步上漲。

  Edward Jones的分析師Brian Yarbrough認為:“集裝箱的運輸成本上升,顯然對零售商來說是個不利因素。零售商面臨三個選擇:把增加的成本傳遞給客戶,或者提高組織內部的效率抵消上升的成本,再或者是由于提高的運費,毛利潤將受到損失。”

  集裝箱航運業大事件:

  2015年,中遠集團和中國海運集團宣布合并,組建亞洲最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

  2016年,CMA CGM SA收購新加坡海皇東方航運集團。Maersk同意收購Hamburg Süd和日本的三家航運公司,以鞏固其集裝箱航運業務。

  2017年,德國赫伯羅特航運公司完成對阿拉伯海運公司的收購,中遠集團為收購香港東方海外國際公司給出報價。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閱讀了該文章的用戶還閱讀了

熱門關鍵詞

為您推薦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報
漲停
要聞
產業
國內
國際
專題
美股
港股
外匯
期貨
黃金
公募
私募
理財
信托
排行
融資
創業
動態
觀點
保險
汽車
房產
P2P
投稿專欄
課堂
熱點
視頻
戰略

欄目導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學股
名家
財經
區塊鏈
網站地圖

財經365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經365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魯ICP備17012268號-3 Copyright 財經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財經365版權所有 證券投資咨詢許可證號為:ZX0036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