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央行聯合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要求立即停止所有代幣發行融資活動。 公告稱,代幣發行融資是指融資主體通過代幣的違規發售、流通,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以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自公告發布之日起,任何所謂的代幣融資交易平臺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代幣或“虛擬貨幣”,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信息中介等服務。 一位黃金業內資深人士表示,該公告能對比特幣市場起到很好地規范作用,對黃金帶來利好。“投資者會更清醒地認識到黃金才是相對‘正統’的投資產品。”他表示,比特幣被叫停,虛擬貨幣市場上的大量資金很大一部分會流到黃金領域。 公告指出,代幣發行融資中使用的代幣或“虛擬貨幣”不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黃金一直是千年來的避險資產,一旦市場出現危機或者“黑天鵝”,投資最先涌入的就是黃金資產。然而,近期一些人士一直將比特幣與黃金進行比較。此公告發出后,據統計,比特幣等數字代幣集體“跳樓”,1小時跌幅高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