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路透社文章的說法,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儼然是一位美國企業界的“影子總統”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上述文章稱,自從去年12月成為美國商業圓桌會議(Business Roundtable,一個由將上百位企業CEO組成的協會性質游說集團)的主席之后,戴蒙在華盛頓的身影就明顯活躍起來。
戴蒙今年頻繁進出白宮,足足有十幾次之多,是往年平均訪問次數的四倍多。他和特朗普等一大票具有政策影響力的重磅政治人物商議眾多議題。
這使得華盛頓和華爾街風言風語四起:戴蒙在公司以外到底投入了多少精力。有時他們說,戴蒙更像是一個國家的運營者,而不是一家銀行的負責人。
問題來了:作為一個游說團體的最高負責人,頻繁拜訪白宮,動用三寸不爛之舌以達到影響政策的目的,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
“區別在于,現在是他希望這么做。他希望自己在國家政策中扮演一個影響力更加深遠的角色,而不僅僅是作為一家公司的CEO去履行游說職責。”Financial Services Roundtable集團首席執行官Tim Pawlenty這樣說。
戴蒙也的確表露過從政的意愿。去年9月,他在華盛頓經濟學俱樂部的一次活動上說,他唯一想爭取的職位就是美國總統。但他還說,自己去參加競選是不切實際的。
他甚至有過從政的機會。去年特朗普在大選中剛剛勝出之際,CNBC就援引特朗普的一位高級助手稱,其團隊成員已經接觸戴蒙,探討后者成為新政府財長的可能性。然而,戴蒙本人多次表示無意擔任該職位。
不過話說回來,一個舉足輕重的金融機構負責人,和一個實力雄厚的游說團體的領導者,這兩個角色所做的事在很大程度上有所重合,有時候邊界并不十分清晰。
戴蒙和其他華爾街大佬一樣,經常針對經濟、政治、社會等話題發表觀點。他在不久前還對特朗普關于夏洛茨維爾暴力事件的表態表達了不滿,稱他強烈反對特朗普近期的聲明,并強調“煽動分歧并不是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