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章馨),今日,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商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積電)公布了2018年第第一季財報。
財報顯示,臺積電第第一季凈利潤為897.85億元新臺幣(約合30.6億美元),年增率增長2.5%,但不及市場預期。
并且臺積電估計第第二季營收將在78億美元至79億美元之間,也遠低于市場預期的88億美元。
而其管理層將此歸咎于一款"非常高端的智慧型手機" 的說法,引發了有關全球對iPhone需求暴跌的討論。
據彭博供應鏈估計,蘋果在臺積電的損益表中占據關鍵地位,2017年第第四季,蘋果占據臺灣市場半導體收入的20%以上。
彭博社援引摩根大通分析師Gokul Hariharan 稱,臺積電第第二季預期的疲軟,主要因素就是iPhone。
據摩根大通估計,2018年第第一季,臺積電在蘋果相關產品方面的收入下降30%,而在第第二季則可能會下降50%。
如果這一預測是準確的,它將為全球的iPhone需求描繪出一幅可怕的圖景,并暗示著全球對蘋果產品的迷戀正在迅速消退。
高盛分析師Donald Lu也對此表示贊同,他稱隨著蘋果的疲軟持續下去,臺積電在2018年的需求也將「逐漸減少」。
同時,瑞穗也表示蘋果第三財季營收指引可能不及中值水平。
截止發稿,蘋果目前跌2%。在此之前,歐洲晶片類股表現疲軟,AMS下跌3.7%、STMicro下跌2.2%,Dialog Semi下跌1.9%。更多蘋果公司產品相關新聞資訊,請關注財經365美股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