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訊:拿到“準考證”的科創板企業越來越多了,而昨天上交所也再次就科創板召開了專門的答記者問。這里面提到幾點特別有意思,說到研發投入多,總體是不錯的,但是問題也是存在的,比如風險揭示不夠,比如商業模式說得不清晰,比如使用的語言表述不夠友好。
這個很有意思,巴菲特曾經說過,如果一家公司的財報和文件你看不懂,那么一定是因為他根本不想讓你看懂。所以,現在交易所的信息披露監管做得非常專業,一下就能指到關鍵點。今天我們具體談談上述幾點。
|
研發投入高 |
這批公司如果作為一個整體,還是對得起科創二字的。目前受理企業們研發投入占其收入的比重,平均為11%,最高的達56%;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比例達到33%,三個里面一個有可能就是科學家、研發人員。
凡事要靠對比才能看出差異,整個社會的研發投入是怎么樣的呢?整個中國在2018年的研發支出占GDP的比重是2.18%,GDP其實就是一個總收入的概念,所以你會看到,全社會每賺100塊錢,拿出來2塊搞研發,而這批科創企業,每賺100塊,拿出來11塊搞研發,這就是差距。
|
盈利能力強 |
那么,因為在研發上可能有獨門的絕技,所以我們發現這批科創公司總體上,都很能賺錢。目前拿到“準考證”的公司84家,其中超過30家公司毛利率超過了50%,還有11家毛利率超過了80%。毛利率高,大家都知道,最直觀反應出來就是你這生意沒人競爭啊,你可以在市場里開價啊。但是大家要當心,毛利率高,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這個生意現在很小,市場容量小,所以沒競爭,但是能不能做大,做大之后競爭者會不會進場等等,都是這些高毛利公司要考慮的問題。
|
賬面現金多 |
說到盈利能力強,我們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我們最近看到一些科創公司,他們帳上都有大量的現金,甚至有些公司,資產負債表上一半都是現金,也有人是“現金+理財產品”直接超過4成。不少公司的有息負債基本為零,問銀行借錢嗎?不存在的。一方面可能因為科創企業都是輕資產生意,所以確實不需要大量投錢進去,只賺錢不投錢,這是最好的生意模式,而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有些公司,上市之前已經提前融資,融到了很多錢了,這些錢如果不能很好使用,那么是對股東價值和社會效率的巨大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