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表并非貨幣政策轉向
從今年2月中下旬以來,滬銅振蕩下行,文華滬銅指數從最高50650元/噸下跌至上周的44510元/噸。雖然最近三個月滬銅跌幅超過10%,但可操作性并不強,反復行情經常出現。對于后市,滬銅或振蕩至6月中旬,即美國議息會議前后。
上周末央行表示縮表并非貨幣政策轉向,并把商業銀行自查督查和規范整改工作之間設置4—6個月緩沖期,加上當日央行MLF操作規模接近4600億元,央行向市場釋放短期貨幣緊縮速度略有減緩的信號。在此背景下,股票、債券、商品同步下跌的局面將有所改觀,銅作為金融屬性偏強的商品,近期不具有大幅殺跌的基礎,相反由于市場緊張情緒緩解,短線或有反彈空間。但反彈高度取決于持倉配合情況,若仍保持反彈減倉,向上的空間也不大。
美國加息預期升溫
從今年年初以來,美元指數振蕩下行,從最高103.8下跌至5月初的最低98.5,但全球大宗商品并未受到美元下跌的帶動而上漲,這是因為市場對今年美國繼續加息和縮表存在較強預期。短期,宏觀面對大宗商品的指引作用不強,價格走勢更多地取決于供需變化。國際銅仍處于多空交織的氛圍中,陷入振蕩在所難免。
倫銅庫存增加空間有限
5月3日至5月5日,LME銅庫存連續三日共增加3萬噸以上,致使銅價反彈夭折,但之后一周庫存再度減少。鑒于目前國際銅精礦供應依然偏緊,這次庫存增加的情況與今年3月初和去年12月上旬的兩次庫存增加有相似之處,上兩次庫存大幅增加不久后均出現明顯回落。LME銅現貨貼水并未因庫存增加而放大,反倒較4月底小幅下降,這說明銅供給并未因這次庫存增加而有明顯變化。
最近數次銅庫存大幅增加均出現在亞洲地區,預計與國內的出口密切有關,國內出口大多數屬于銅精礦的加工貿易(免15%關稅)??紤]到國際銅精礦供應偏緊的局面仍在延續,以及我國本質上仍是缺銅國 ,國內進一步增加出口的潛力有限。
上期所庫存繼續下降,截至5月12日跌破20萬噸,較3月中旬的年內高點下降超過12萬噸。COMEX銅庫存從去年5月以來持續增加,但從5月初以來,升勢放緩甚至有所下降??傮w而言,近期全球三大交易所銅庫存總體回落,支持銅價企穩,但反彈受到美國加息和縮表預期制約。
總結
我們判斷近期銅價下跌基本消化5月初LME銅庫存大幅增加的利空影響,但6月美國加息和縮表的預期增強,滬銅短期進入振蕩模式。從近期滬銅表現而言,操作性不是很強,可將滬銅作為其他商品操作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