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巴爾金都接任OPEC秘書長以來,他一直試圖想和OPEC的最大威脅建立起聯系, 這個未來來自于美國原有企業中的中小型頁巖油產商。在他看來,這些企業是21世紀能源產業中對能源市場最具有沖擊力的力量之一。
巴爾金都表示,這些企業有著推進原油市場變革的力量。他們理應獲此殊榮。不過這些企業很多已經日暮西山了!但壞消息是,這些企業并沒有安于現狀,這將對全球原油市場造成沖擊!
自2014年6月底油價下跌以來,北美地區原油勘探和產商大批的破產,2015年至2016年,共有114家企業申請破產保護。但是這些企業大多數還是頑強的活了下來。
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的10家最大能源企業中,8家已經重新運營并且擺脫了數十億美元的債務。
不過這些“幸存”的能源企業很多已經被迫削減產出,但是增產計劃已經在醞釀。他們依舊保留著破產之前的管理團隊并且給予豐厚的獎勵。
其實沙特和美國頁巖油產商的“斗爭”很早就開始了,早在2014年秋天,OPEC的領頭羊沙特決定維持產量不變,沙特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油價下跌從而擠壓那些高生產成本的美國頁巖油產商進而爭奪市場份額。OPEC認為,油價大跌會使得這些產商遭受重大的損失,并促使得市場削減對這些企業的投資。
不過沙特的計劃最終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美國中小型能源產商在油價下跌的過程中表現出強大的韌性。這些企業成功的削減了開采以及運營成本,并且提高了生產率。而這些企業的損失也沒有大到讓投資者望而卻步的地步。“殺不死只會讓我更強大”這句話同樣適用在美國頁巖油產業。
那些熬過破產危機的美國頁巖油企業很有可能將迎來快速增長。這是因為這些企業的投資者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這些投資者中很多持有債轉股,這意味著那些債券投資者也變成了能源企業的股東。
而由此產生的原油庫存高居不下問題也使得OPEC頭疼不已。因此OPEC正在考慮是否將去年11月達成的減產協議進一步延長,以此來提振油價。
這些新的投資者沒有什么耐心,他們希望立刻看到回報,這意味著美國中小型頁巖油產商將不得不擴大產出來爭奪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