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OPEC會議即將召開,這可能是OPEC未來生死攸關的大會,OPEC將商討是否要延長減產。多數石油市場觀察人士預計,OPEC及非OPEC成員國延長減產計劃至少到今年年底。沙特和俄羅斯曾表示,希望延長減產計劃至2018年3月前,此舉在最近提振了油價。
OPEC面臨的挑戰是:如何確保所有參與減產的產油國都遵守承諾延長減產。如果無法達成延長減產的協議,將會導致原油市場供應過剩的情況持續,進一步打壓油價。
縱觀目前減產趨勢可以明顯發現,沙特超額減產,但非OPEC產油國并沒有完全兌現承諾。
根據此前達成的減產協議,OPEC和非OPEC產油國計劃削減的總產能為180萬桶/日,大部分產油國均已去年10月份的產能作為起點。4月,10個參與減產的產油國兌現了承諾,3月兌現承諾的產油國為9個。但必須注意到,大產油國起到的是決定性的作用。根據測算,產量超過100萬桶/日的產油國中,僅5個國家在4月如期減產。
OPEC今年減產之所以能基本滿足目標,主要來自數個大型產油國的努力。根據OPEC的二手數據顯示,沙特至1月以來,每個月的減產完成率均超過了120%。但利比亞和尼日利亞因為國內局勢獲得豁免,而伊朗則被允許增產。
非OPEC產油國兌現減產承諾一直面臨重重困難。俄羅斯的減產配額占非OPEC產油國的一半;俄羅斯此前承諾4月底將兌現減產承諾,但實際上并沒有完成。據彭博故居,非OPEC國家4月減產配合度達到了69%。IEA的估算結果則為66%(根據總產量計算).
根據IEA的數據,OPEC和非OPEC產油國減產正在幫助市場再平衡。但卻未能推動油價明顯走高,主要原因是因為美國頁巖油產量大增,填補了OPEC減產造成的空缺。根據油服公司貝克休斯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內,美國活躍鉆井數量增了一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