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海岸到西海岸,從北部五大湖區到南部墨西哥灣,美國正在掀起集裝箱建筑的潮流。這不僅是一種“嬉皮士”的前衛商業潮流,同時還為“居者有其屋”提供了另外一種實現途徑。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西北的Tenleytown小區,一座約30平米的畫廊與周圍擁有上百年歷史的建筑格格不入。畫廊的獨特之處不在于“年紀輕”,而在于其后現代的外觀風格:這是一座由廢棄的集裝箱改造而成的畫廊。
畫廊的建筑設計師特拉維斯·普賴斯是集裝箱建筑的擁躉,Tenleytown小區的畫廊并不是他操刀的首個集裝箱建筑。2014年,普賴斯參與設計的一棟四層高的集裝箱公寓樓在華盛頓市區東北的布魯克蘭區拔地而起,成為華盛頓首棟由集裝箱改造而成的居民樓。
普賴斯說,僅美國就有超過75萬個廢棄集裝箱,使用廢棄集裝箱不僅環保,而且還可以降低建筑成本。他介紹說,通常建筑外殼成本占總建筑成本的50%至60%,而購買一個集裝箱僅需2500美元至4500美元,這可以讓建筑外殼成本控制在總成本的15%左右。
此外,搭建集裝箱建筑耗費工時也很短,這也大大降低了建筑成本。普賴斯說,集裝箱建筑通常只需花費半年時間就能完成,耗時是傳統建筑的一半。布魯克蘭的集裝箱居民樓從設計到建造完成僅用了7個月時間。
在普賴斯看來,集裝箱建筑也為城市保障性住房提供了另一種可能。他說,集裝箱建筑可以在沒有政府資金支持的情況下,為城市年輕人提供更為廉價的住房選擇。布魯克蘭的集裝箱居民樓每層共有六個臥室,整層租金為每月6500美元,而在華盛頓一居室的公寓租金高達每月2000多美元。
集裝箱改造的保障房已經在洛杉磯附近的Midway市成為現實。非贏利組織American Family Housing在該市修建了一幢由56個集裝箱改造的兩層小樓,專門為無家可歸的退伍軍人提供住宿。目前,這幢集裝箱小樓已經迎來首批住戶。
普萊斯的事務所也參與了這一項目的設計。不過這一項目的成本控制并不如普萊斯預計的那么理想。盡管集裝箱成本比較低,但隔熱材料和內部裝修的實際造價超出了預算。加上各種裝修成本,每個集裝箱的最終成本高達7.5萬至10萬美元。
不過,搭建集裝箱建筑的工時要比傳統建筑縮減了不少。普萊斯事務所的工作人員介紹,焊接這56個集裝箱僅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而傳統建筑搭建骨架就要耗費好幾個月。
雖然集裝箱建筑在環保以及成本方面有著明顯優勢,但要大規模的推廣仍面臨一些難題。首先是融資問題。由于銀行對集裝箱建筑并不熟悉,貸款申請要比普通的房地產抵押貸款要難一些。其次,集裝箱建筑的安全性也是阻礙其推廣的重要障礙。比如,開發商需要徹底了解集裝箱之前裝運過些什么物品,是否使用過有毒害的殺蟲劑或涂料等。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集裝箱建筑的潛在需求非常強勁。他們認為,千禧一代的年輕人在購房時有一些獨特的偏好,而集裝箱建筑正好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