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外知名財經媒體CNBC周二(5月9日)報道,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周一發布報告稱,大宗商品價格通常會隨著美聯儲(FED)進入加息周期而反彈,但這一次可能會有所不同。
高盛指出:“從歷史上來說,大宗商品在美聯儲加息時表現最佳,這是有道理的,因為美聯儲加息的原因是經濟出現過熱的跡象。強勁的總需求和不斷攀升的工資和物價通脹正是大宗商品表現最佳的時期?!?br/>
該行補充道,中國的利率上升也通常與更佳的大宗商品表現相吻合;中國在需求方面扮演“巨大的作用”。
這是高盛增持大宗商品的一個驅動因素。該行預計,因美聯儲加息,以及勞動力市場處于充分就業狀態,未來一年里大宗商品表現將相當穩固。
但高盛指出,三大風險可能破壞這一觀點。
首先,高盛指出,美國頁巖油產出的技術變化可能對大宗商品回報產生“深遠影響”。
報告顯示:“盡管增加傳統的原油產出需要時間,但頁巖油的反應時間要短得多。這已經增加了原油供給的彈性,這可能導致大宗商品回報相比歷史經驗來說更加低,即便需求增加?!?br/>
其次,高盛認為來自中國方面的利好效應可能正在減弱。
舉例來說,高盛提到中國對精煉銅的需求占全球銅需求增長的90%。根據數據統計,2015年,中國對精煉銅的需求從1990年的66噸增加至1020噸。
高盛說道:“展望未來,中國工業金屬需求的增速可能會溫和得多,這也導致大宗商品回報相比歷史經驗來說要更低?!?br/>
最后,高盛提到來自美聯儲加息周期本身的風險。
高盛表示,由于美國和全球經濟漸進式復蘇,當前美國加息步伐相比以往的加息周期要緩慢得多。
高盛說道:“盡管我們的經濟學家預計今年美聯儲加息三次,2018年再加息四次,但這一輪加息周期不同于以往周期的事實暗示,大宗商品回報表現可能也與其歷史表現不同?!?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