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在5月25日的半年度會議上排除萬難,終于把既有的減產協定超預期延腸了9個月,至2018年3月。但在減產協議再度之后,再下一步的行動又該怎么辦呢?關于這一遠期前景的顧慮近期已經縈繞于國際油市,令油價表現不漲反跌。
自5月25日OPEC會議至今,WTI原油期貨價格已經跌去8%,原因在于大家開始擔心在明年4月份以后,也就是OPEC限產令結束后,全球原油供需失衡狀況會否進一步加劇。而眾所周知,屆時OPEC要再想說服其所有成員國,以及部分非OPEC產油國進一步咬牙減產,難度可能就非當下可比,基本上減產再延長的可能性極其渺茫。因此,投資者開始已經開始為減產協議盤算后市,并認為對于油市多頭而言,當前只是仍判處了死刑——緩期9個月執行。所以,OPEC能否在“緩刑”期間另辟蹊徑,實現自救,就成為了關鍵。對此,高盛特別地予以了出謀劃策,建議OPEC采取相對平衡的策略,一方面確實通過限產減產達到持穩油價的目的,另一方面又不能讓油價漲得太快白白便宜了自己的競爭對手。在此之中找到平衡點,是OPEC能否“續命”成功的關鍵。
所以,OPEC能否在“緩刑”期間另辟蹊徑,實現自救,就成為了關鍵。對此,高盛特別地予以了出謀劃策,建議OPEC采取相對平衡的策略,一方面確實通過限產減產達到持穩油價的目的,另一方面又不能讓油價漲得太快白白便宜了自己的競爭對手。在此之中找到平衡點,是OPEC能否“續命”成功的關鍵。
而高盛駐紐約首席大宗商品期貨研究員庫里(Jeff
Currie)表示,如果真想達到自救的目的,那么OPEC就應該在當前先行大幅減產抬高油價,然后再向市場釋放出一旦原油價格恢復到其所期望價位,其產能就會恢復的明確信號。在此狀況下,國際原油價格會出現近期期貨價格高于遠期的“倒掛”場面,這意味著,依靠融資生存的非常規石油企業,在油價遠期前景不振的狀況下,要獲取融資繼續擴大業務也就會更加困難。從而,OPEC能夠得以保住自己一畝三分地的市場份額。所以,OPEC能否在“緩刑”期間另辟蹊徑,實現自救,就成為了關鍵。對此,高盛特別地予以了出謀劃策,建議OPEC采取相對平衡的策略,一方面確實通過限產減產達到持穩油價的目的,另一方面又不能讓油價漲得太快白白便宜了自己的競爭對手。在此之中找到平衡點,是OPEC能否“續命”成功的關鍵。
庫里在接受電話采訪時指出,OPEC應該靠擴大減產力度,而不是延長減產時間來實現上述戰略目標,并同時明確地向市場投資者表達其捍衛自身市場份額的決心。這會在提振近期價格的同時打壓遠端價格,從而阻止更多資金被投入到其競爭者的麾下。但從當下的狀況來看,顯然OPEC選擇了一而再再而三延長減產這么一條錯誤的不歸路。
誠然,沙特石油大臣法利赫(Khalid
al-Falih)在上月的OPEC會議上確實表示,盡管OPEC尚未就其減產協議制定過所謂的“退出戰略”,但在明年4月1日到期后,OPEC仍不會放棄繼續調控市場的努力。這似乎給市場留出了無盡的遐思,認為OPEC犧牲市場份額保全收入只是暫時性的權宜之計,到了時機恰當時,這一價格聯盟組織仍將因為不甘心將市場份額繼續拱手讓出而發起新一輪的價格戰。
但高盛所提出的這個策略,看起來似乎很完美,執行起來卻仍舊困難重重。從一開始,OPEC為其減產行動所設定的目標就是削減全球范圍內過剩的石油庫存儲量,因此,OPEC必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邊明示其在未來可能增產,一方面卻偷偷地加大減產力度,才能達到調控市場心理預期的真實目的。然而,要說服所有13個成員國一起暗中加力減產,卻又談何容易?
而顯然,市場并不會給OPEC留下更多的糾正錯誤的機會。事實上,包括OPEC在內的全球產油國在減產協議生效前都心照不宣地先行增產,這使得今年一季度時石油庫存不減反增。而之后,雖然減產協議地遵守狀況上課,但是美國頁巖油卻又接過了接力棒,令美國原油鉆井數量已經連續超過20周錄得上升。所以,OPEC能否在“緩刑”期間另辟蹊徑,實現自救,就成為了關鍵。對此,高盛特別地予以了出謀劃策,建議OPEC采取相對平衡的策略,一方面確實通過限產減產達到持穩油價的目的,另一方面又不能讓油價漲得太快白白便宜了自己的競爭對手。在此之中找到平衡點,是OPEC能否“續命”成功的關鍵。
而德國商業銀行的研究員韋恩伯格(Eugen
Weinberg)則表示,自去年11月OPEC達成了初步減產協議以來,該行就一直不認為此協議能夠對油價起到長久的助推效果,其最終所實現的結局,只不是是把更多的市場份額從OPEC處轉移到美國頁巖油的名下,而這顯然并不是OPEC希望看到的結果。因此,長期來看,OPEC在日后唯一可采取的可行戰略就是放棄一切價格調控目標,跟隨美國頁巖油被動增產,如此才能防止自己在國際石油市場上被進一步邊緣化乃至出局。
這也和高盛此前的建議暗合,即OPEC應該設防調控市場情緒,打壓長期價格預期,來遏制競爭對手的過快成長,只有如此才能保證自己到頭來不會死得太難看。最終,OPEC的策略核心還是會回到市場份額的爭取方面。而這并不是沒有先例,在1980年代后期,OPEC就通過持續不斷的價格戰,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地保住了市場份額,而此過程中的犧牲者則是前蘇聯。而如果新一輪價格戰開打,OPEC還能不能笑到最后呢?這似乎大家還需要繼續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