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原油價格暴跌超2%,最低至7個月低點42.94美元/桶,這比1月初高點下降了23%。如果是有價格從最高點下跌超過20%,那么從技術上將就進入了熊市。因此,當前大量供應過剩又一次將原油價格推入至技術性熊市。
能源市場的一大擔憂是,盡管OPEC和俄羅斯之間的石油供應減少了,但全球市場上仍有太多的石油。并且,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石油產量近幾個月以來持續增加,這加劇了供應過剩局面。
標準普爾Global Platts資深石油分析師詹娜·德蘭尼(Jenna Delaney)表示,“投資者對美國產量形勢的悲觀情緒正在加劇,人們擔心美國原油產量增長可能會抵消OPEC減產的影響。”
由于今年最大的輸家——能源股周二再次受到沖擊,石油擔憂蔓延華爾街。
標普500指數表現最差的7只股票中,6只與石油相關。其中,赫斯公司(HES)、泛洋公司(RIG)和馬拉松石油(MRO)股價下跌4%,就連??松梨?XOM)和雪佛龍(CVX)也下跌了,它們今年各自下跌9%以上。
能源行業的悲觀情緒與美國股市的樂觀情緒形成了鮮明對比。道瓊斯工業指數周二創下新高,CNNMoney的恐懼與貪婪指數正處于“中性”狀態。
原油熊市
原油市場大部分的關注焦點仍集中在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人性上,尤其是西德克薩斯的二疊紀盆地。幾乎沒有人預料到,遭受了2014年到2016年初的石油危機之后,美國頁巖油產業能夠強勁反彈到現在的水平。
OPEC發起市場份額戰,向全球諸如過剩的石油導致油價在2016年2月跌至26美元/桶。數十家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申請破產。但是,頁巖油公司已經從經濟低迷中走了出來,甚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大,這使得他們可以在價格更低的時候開采頁巖油。
油服貝克休斯統計的石油鉆井的持續上升昭示了頁巖油的強勢回歸。據紐約梅隆大學的數據,美國石油鉆井已經連漲22周,這是1987年以來的最長連漲。不斷增加的鉆探活動招致了Rystad Energy最近預測:美國月石油產量將在今年年底之前達到新的記錄水平。
所有這些都對全球形勢產生了影響。國際能源信息署(IEA)上周警告說,美國明年將引領非OPEC產油國供應激增,這將超過全球需求的增長。
此外,OPEC石油產量也令人擔憂。上周,OPEC報告顯示,盡管達成了減產協議,但OPEC總體產量仍在增加。問題是,該協議將利比亞和尼日利亞排除在外,現在,兩國競相增加產量。
據路透社本周報道,由于一項法律糾紛得以解決,利比亞石油產量已躍升至近90萬桶/日。
紐約梅隴銀行高級外匯策略師尼爾·梅勒周二在報告中表示,OPEC的產量限制未能消除市場對全球供應過剩的憂慮。
當然,油價下跌對司機而言絕對是好消息。美國汽車協會的數據顯示,周二汽油價格為2.285美元/加侖,低于一個月前的2.352美元/加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