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大機構不斷上調下榨季全球供給過剩量,原糖期貨投機凈持倉開始轉為凈空,且價格已觸及16個月低位。雖然周三原糖反彈大漲6.27%,但單日的大漲很難說明原糖的長期趨勢發生了改變。國內方面,進口關稅雖已上調,但由于全球糖市轉熊,原糖價格持續下行,國內糖價仍高于進口價格1000元/噸以上。到了明年,一旦國家不再限制進口許可證的派發,內外糖價關聯度將增強。加上關稅逐年下調以及交易商可以用多元化進口的方式降低進口稅率,未來兩年糖價應該是一年比一年低。
6月29日,原糖期貨主力合約出現大反彈,收盤上漲6.27%,報13.56美分/磅。原糖7月合約周五將到期,截至周三持倉量仍高達48966手,交易商預計交割量可能達到約150萬噸的歷史最高水平之一。在去年以及今年全球糖供給有缺口的情況下,估算約有1300-1600萬噸的庫存被消化,因此本榨季與下榨季的庫存消費比較低,再加上有交易所接手7月合約交割的150萬噸原糖,就意味著目前全球供應在未來中短期可能會出現不足,從而引起短期的補庫需求。
Green Pool周四報告稱,將其對2017/2018年度全球糖市供應過剩預估上修至555萬噸,之前預估為472萬噸。此外,這家澳大利亞分析機構將2016/2017年度全球糖市供應短缺預估從之前的397萬噸大幅下調至204萬噸。供求關系決定價格的長期趨勢,雖然周三原糖反彈大漲6.27%,但在本榨季全球糖市缺口量下調,下榨季過剩量上調的趨勢沒有發生改變前,單日的大漲很難說明原糖的熊市已結束,后期仍需繼續跟蹤全球各大機構的供求報告。
食糖配額外進口保障措施的關稅將逐年下調。據商務部公告2017年第26號關于對進口食糖采取保障措施的公告中第二條規定,2017年5月22日至2018年5月21日,配額外進口稅率從原先的50%提高至95%;2018年5月22日至2019年5月21日,該稅率下調至90%;2019年5月22日至2020年5月21日,該稅率下調至85%。政策利好逐年衰減。此外,公告中第四條提出了“不適用保障措施”的范圍,進口商需提供來自不適用保障措施的國家(地區)的產品原產地證明。實施保障措施的3年期限內,如被排除適用的發展中國家(地區)某一年的進口份額超過3%,可從次年起對其產品適用保障措施。雖然原產地證明限制了轉出口,但可以通過海外加工或者多元化進口的方式,以原先的50%的關稅進口食糖。目前以95%關稅計算進口糖價,大約是5800元/噸,而日照加工糖仍維持在6800元/噸,內外價差仍達1000元/噸。國內糖價的升水,反映目前國家只發放了100萬噸的配額外進口許可證。但到了明年,一旦國家不再限制進口許可證的派發,內外糖價關聯度將增強。加上關稅逐年下調以及交易商可以用多元化進口方式降低進口稅率,糖價只能逐年下降。
原糖不斷探底,國內糖價也跌跌不休,其中SR1801與SR1805合約已跌破前低,只剩SR1709合約在苦苦支撐。月間價差方面,1-9月價差在過去的一個月內,迅速從200縮小至平水結構。而5-1月價差結構則一直維持遠月貼水,市場對未來的預期堪稱悲觀。不同于以往的是,往年有政策利好的預期,且糖價重心逐步上移,市場看好糖價,囤貨意愿強,推動現貨價格上漲。而基于對后市的悲觀預期,貿易商的購銷計劃已經發生改變,更多的是維持低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