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預期增加
5月下旬以來,LLDPE期貨振蕩下行,5、6月國內聚乙烯市場檢修較多,但下游需求清淡,LLDPE價格在6月振蕩筑底。6月下旬,商品市場整體回暖,LLDPE期貨借勢反彈,但反彈幅度不及黑色系列和PVC等工業品。原因何在?7月起前期檢修裝置將陸續重啟,聚乙烯市場供應壓力預期增大,下游需求在7月雖可能較5、6月有所好轉,但整體需求難有明顯回升,需求端對價格的驅動作用并不明顯。
7月供應壓力較大
聚乙烯行業在今年4—6月進入集中檢修期,檢修對供應的調節作用相對明顯,此次檢修涉及產能300萬噸,影響產量36萬噸。從盤面看,LLDPE在4—6月反復磨底,沒有深跌,檢修對價格起到較好的“托底”作用。但6月底至7月下旬,前期檢修裝置將陸續重啟,對市場可能造成較大的供應壓力。近期齊魯石化全線65萬噸已準備開車;7月中旬,中煤蒙大30萬噸LLDPE裝置計劃重啟,撫順石化95萬噸PE裝置計劃重啟;7月下旬,揚子石化27萬噸HDPE和23萬噸LLDPE計劃重啟。預計到7月下旬,聚乙烯市場裝置開工率將達到90%左右。
2017年PE新產能投放的壓力主要來自于神華寧煤,主要涉及45萬噸全密度。神華寧煤原計劃6月投產,現在推遲到7月。按照最新計劃,寧煤7月3日投料試車,7月10日生產出PE產品。因此,7月,前期檢修裝置復產和新產能投放使得市場供應壓力較大。
聚烯烴去庫存還在進行
今年石化去庫存進程整體緩慢。當前石化庫存降至70萬噸附近,整體較高峰時回落較多,但聚烯烴行業去庫存進程并未完成,如果石化庫存回落至50萬噸左右,去庫存進程差不多進入尾聲。當庫存回落到合理水平時,可能迎來價格更有底氣的上漲,否則上漲之勢并不牢靠。
從聚乙烯市場內外價差來看,進口倒掛依舊維持在相對高位,進口倒掛高峰在4月,當時進口倒掛超過1600元/噸,當前進口倒掛仍在470元/噸。受今年持續較大的內外價差影響,聚乙烯到港量下降,出口量將會上升。海關數據印證進口下降、出口增加的狀態,這將有利于消化港口庫存,預計港口庫存也將處于去庫存進程中。
需求難有明顯回升
6月是LLDPE下游需求淡季,下游消費整體表現不佳對價格拖累明顯。前期,下游制品廠因環保不過關被關閉,下游開工率不高。近期山東、華東、華南地區農膜開機率均在10%左右,而需求基本持平于前期。白膜需求一般,維持少量開機,功能膜需求跟進稀少,大廠維持少量生產。預計到7月上旬,下游裝置逐步開工,農膜需求旺季也將逐步啟動。因此,7月下游需求可能會有所好轉,但整體需求仍難有明顯回升。
綜上所述,7月前期檢修裝置將陸續重啟,加之新裝置投產,聚乙烯市場供應壓力預期增大,而整體需求仍難有明顯回升,供需基本面對價格的驅動并不明顯。近期LLDPE期貨借商品市場整體回暖之勢而反彈,但受制于較弱的基本面,反彈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