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期貨教育
當天上午,在同濟大廈舉行了簡短的開班儀式。大連商品交易所總經理助理劉志強、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金福安、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副主任李勇等嘉賓出席,上海市期貨同業公會副秘書長黃媛主持了開班儀式。
大連商品交易所總經理助理劉志強在致辭中提到,國內衍生品市場在市場規模、投資者結構、品種體系、功能發揮程度等方面與國際發達市場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國內衍生品市場進入了穩步快速發展新階段,市場品種體系的加快完善、創新業務的推出、券商基金與私募等機構投資者的培育,為國內衍生品市場增添了新的前進動力,同時也對衍生品行業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好行業人才培養對期貨市場穩定持續及長遠發展具有深遠意義!針對行業人才短缺的情況,大商所始終把行業人才培養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基于行業人才缺乏、金融投資機構對衍生品人才需求增加、社會對衍生品市場認知仍然不足的現狀,大商所著眼行業發展大局和未來,規劃了高校人才培育支持項目。通過此舉,大商所希望前置期貨教育,從社會人才供給源頭入手,在人才的“供給側”上做文章,對解決行業人才瓶頸、向未來輸送具有現代市場風險管理意識、了解期貨市場、熟悉期貨市場的現代經濟人才,壯大行業發展支持力量,推動現代經濟社會建設,并營造市場良好生態環境,服務社會與未來。同濟大學今天開始的期貨培訓,就是落地項目之一。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金福安發言說到,大商所高校期貨人才培育項目是一舉多得、多方收益的創舉。從高校的專業教學來看,由于衍生品課程的實操性、技術性非常強,課程教學極具挑戰。因此,大商所出面整合行業資源,走進高校產學結合,開展期貨人才培育活動,是對專業教學、為市場和行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了必要支持,是人才“供給側”改革的一項舉措,也展現了大商所具有的前瞻性和社會責任。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全力以赴,開展好這項活動。
儲備人才
上海市期貨同業公會副會長楊坤沂在致辭中介紹了上海地區期貨行業的發展情況和上海市期貨同業公會的組織活動情況。楊會長表示,非常有幸能夠和同濟大學合作主辦在上海地區開展的大商所高校期貨人才培育項目,也向在座參訓學員發出了“珍惜培訓機會,扎實期貨理論學習,深入認識服務實體經濟”的倡議,同時歡迎廣大的學員投身于期貨行業中來。
大商所高校期貨人才培育項目是在以人才供給服務行業與產業、服務社會與未來的指導思想下,以大商所期貨學院為平臺,借助上海地區期貨經營機構力量,與同濟大學開展長期合作,通過對高校學生期貨知識和市場實務基礎培訓、優秀學員激勵、實習和就業機會推薦、從業資格考試支持等,以系統性、持續性、規范化的期貨培育工程,促進高校學生掌握期貨相關知識、正確認識期貨市場功能,增強期貨及現代市場風險管理意識,豐富知識結構,為轄區行業發展儲備后備人才,推動形成良好的行業社會發展環境,促進上海地區期貨行業持續穩步健康發展。
此次培訓對象為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金融學、國際貿易學、數理金融學3個專業大二學生,共計106名,培訓師資以學校師資人員和上海期貨經營機構在職專家為主,兼顧行業及期貨市場專家,旨在培育期貨行業儲備人才,為期貨行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上海地區培訓共分為三個階段,共62學時,占專業學分2學分,預計于2018年6月前完成。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