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偏緊
7月以來PTA價格自底部反彈,近日更是大幅上揚,沉寂許久的PTA市場引發了高度關注。根據PTA產業鏈狀況,從供需格局出發,我們認為,未來PTA價格易漲難跌。
下游聚酯需求預計平穩增長
今年前6個月,聚酯產出較去年同期增加175萬噸,同比增長約9.8%。其中,受基數影響,一季度增速達到16.3%,遠高于二季度的4.14%。聚酯產出高增速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與整體經濟環境有關,另一方面與終端需求改善有關。
去年上半年,聚酯產出基數較低。尤其是去年一季度,產出負增長,使得今年一季度出現超高增速。今年二季度,增速就回落到近幾年的正常區間。
未來幾個月,我們對整體經濟環境持相對中性的態度。內需較為穩定,出口穩中向好,聚酯產出較大可能延續平穩增長格局。過去4年的歷史數據顯示,下半年聚酯產出同比增速在5.1%—6.8%。另外,4年來,下半年的產出增速均高于上半年。預計下半年聚酯產出同比增速受基數影響而回落,但絕對產量會維持上半年的水平。保守估計,下半年聚酯產出同比增速在3.5%以上、全年產出增速在6.5%左右。具體到月度產出,7—12月分別為347萬噸、324萬噸、318萬噸、331萬噸、316萬噸和315萬噸。
總產能1550萬噸/年的幾套裝置尚未檢修
供應端的分析包含兩部分內容,一部分是現有裝置的產量潛在損失分析,另一部分是可能回歸裝置的產量分析。
PTA有效裝置的產能為3700萬噸/年,目前,總產能1550萬噸/年的幾套裝置尚未正式檢修。這些裝置檢修的時間節點以及檢修時長與加工費有很高的關聯度。按照歷史情況,加工費較長時間處于550元/噸以下,裝置檢修的時間窗口就會提前,檢修時間也會長于歷史數據的平均基準,而加工費較高,超過700元/噸的話,檢修時間窗口就會開啟得晚一些,檢修時長也會相應縮短。當前,PTA加工費超過1000元/噸,在大廠商沒有改變競爭性運營戰略的情況下,8—12月PTA裝置的平均開工率預計為73.5%。
根據工廠生產進度和加工費狀況,原遠東140萬噸/年的裝置計劃9月后重啟,但由于其停車超過三年,且經歷企業破產重組的過程,四季度帶來的供應增量存在不確定性。此外,翔鷺裝置的回歸面臨諸多困難,重啟時間也不確定。
在對供應端未來損失量和增加量進行分析后,我們可以對下半年PTA月度產出做出大致估算,7—12月產量分別為282萬噸、294萬噸、285萬噸、291萬噸、288萬噸和300萬噸。
結合PTA進出口情況以及其他領域的消耗情況,能夠發現,三季度PTA供應偏緊。當前,在社會庫存極低的背景下,市場對由裝置故障引起的供應損失的抵抗能力薄弱,很容易出現缺貨現象。鑒于此,后期PTA價格易漲難跌。策略上,可等待回調再買入,主要原因是前期價格快速上漲,已經離安全邊際較遠,技術層面也有回調需求。操作上,5200元/噸附近進場做多的安全系數較大,年內高點看至59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