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報道,對沖基金仍持有大量原油空頭頭寸,但在現實世界中,交易員和煉油廠的實物原油交易表明,原油市場似乎有所回暖。
全球最大的石油貿易商Vitol Group首席執行官Ian Taylor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市場看起來好些了,全球實物原油的價差正在改善。”
實物原油價差是衡量油市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反映各類原油的價格與基準原油價格之間的比較(通常是布倫特原油期貨或美國WTI原油期貨)。折扣價越小,或者溢價越大,表明該特定類型的石油市場就越強。
雖然金融投資者主要只關注兩大原油期貨合約,但實物原油交易員的視角更廣泛,因為他們經常交易幾十個不同品種的原油,從委內瑞拉的蒂朱納輕油(Tia Juana Light)到越南的Bunga Kekwa原油。
彭博匯編數據顯示,包括俄羅斯烏拉爾原油在內的一些重要品種的原油價差正處于三年來最強水平。如果對沖基金注意到這點,對沙特及其盟國來說將是令人鼓舞的。
Energy Aspects首席石油分析師Amrita Sen稱:“金融圈忽視了實物原油市場已經回暖。換句話說,盡管實物價差正在走強,但基準原油期貨價格最多也只是在區間震蕩。”實物原油市場顯露的回暖跡象幫助布倫特原油期貨上周短暫升破每桶50美元,但周一再次跌破49美元。盡管沙特阿拉伯周一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的產油國會議上承諾深度削減出口,享有減產豁免權的利比亞和尼日利亞增產跡象則抑制了油價上漲。
季節性因素
實物原油價差改善部分是受季節性因素影響:在北半球的夏季,驅車旅游季到來后汽油和柴油的消耗量更大,煉油廠生產更多原油。
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在驅車季開始前,5月原油產量為8010萬桶/日,而到了8月份,全球煉油廠的原油產量最高將到達8140萬桶/日。官方數據顯示,美國煉油廠產量則創下歷史紀錄水平1750萬桶/日,遠高于2016和2015年夏季均值水平。
然而,油市收緊也反映出更持久的因素:今年年初全球原油需求增長疲軟,目前正在走強。IEA預測,今年三季度原油需求將同比增長160萬桶/日,相比之下,今年一季度僅增長100萬桶/日。即使減產效果大打折扣,但OPEC的減產行動也在慢慢影響在市場。
摩根士丹利原油分析師Martijn Rats表示:“需求依然強勁,今年全球原油需求有望增長150萬桶/日,這可以支撐煉油廠獲得豐厚利潤。”
與輕質低硫油相比,含硫量較高的重質油實物市場方面需求改善更為明顯。OPEC主要生產含硫原油,因此其減產力度與其對市場影響相比不成比例。盡管如此,油價走強還是支撐了低硫油市場。
各地價差
據彭博匯編數據,在歐洲市場,本月烏拉爾原油價格較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貼水65美分,折扣價格為近三年來最低。今年4月,折扣價約為2.6美元。
在美國市場,哥倫比亞原油價格較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貼水3美元,折扣價創四年來最低,并且僅為今年1月6美元價差的一半。OPEC成員國厄瓜多爾生產的Oriente原油較WTI原油價格每桶貼水5美元,為2013年來最低水平。
在亞洲和中東市場,伊拉克巴士拉重質原油較迪拜基準原油貼水4.45美元/桶,創伊拉克2015年6月恢復出口以來最高水平。
在全球低硫油市場,盡管美國頁巖油產量復蘇后競爭愈發激烈,但某些品種原油的價差已出現改善。
美國市場方面,受益于加拿大供應中斷,輕質路易斯安那低硫油較WTI原油價格升水2.55美元/桶,創2016年3月來最高水平,一年前溢價僅為1.30美元/桶。在地中海地區,買家表示愿意以低于布倫特原油40美分的價格買入哈薩克斯坦CPC原油,折扣價為11月以來最低。
夏季過后,實物市場將面臨考驗。到了10月份,隨著工廠季節性維護開始,原油煉油廠的需求將降至約7990萬桶/日,這較8月峰值水平低150萬桶/日,相當于OPEC成員國利比亞和厄瓜多爾兩國的總產量。如果屆時原油價差依然強勁,那就說明OPEC已成功實現原油市場再平衡。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