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以來,IH的4個合約多次出現升水。分析人士指出,IH率先改變長期貼水格局且遠月合約強于近月合約,說明市場依然看好上證50的中長期走勢。近期50ETF和50ETF期權也吸引資金流入,佐證了資金熱情。
“漂亮50”受青睞
7月14日至8月4日的收盤數據顯示,16個交易日內,IH1708合約出現7次升水,IH1709合約出現7次升水,IH1712合約出現7次升水,IH1803合約出現6次升水。截至8月4日收盤,IH1708、IH1709分別小幅貼水1.2點、0.2點,IH1712、IH1803則升水5.4點、10.2點。
“從升貼水情況看,IH近期盤中及收盤經常出現升水的局面,而且在7月24日收盤時4個合約全面小幅升水,這是2015年7月6日以來時隔兩年難得的情形。”中信期貨研究部副總經理劉賓指出,升水體現市場做多熱情明顯提升。
與IF、IC的近強遠弱的反向市場狀況不同,IH的四個合約中,遠月強于近月,屬于正向市場,表明投資者對中長期的情緒樂觀。
除上證50股指期貨外,50ETF、50ETF期權也備受投資者青睞。50ETF方面,7月13日,50ETF份額處于月內低點,只有111.53億份。到25日,份額擴大至119.81億份。其后雖有小幅回落,但到8月3日,50ETF份額又增至122.34億份的階段高位,較7月中旬增加逾10億份。按照近期2.65元左右的價格估算,15個交易日50ETF資金凈流入已超過28億元。
50ETF期權方面,7月期權成交量明顯攀升,日均成交量接近100萬手。7月17日成交量突破160萬手,創166.57萬手的歷史新高。8月以來,期權的日成交量維持在85萬手以上。波動率從年初的8%放大至18%以上。有投資者說:“期權成交放量主要與50ETF大漲有關。有朋友做多50ETF認購期權,少則有1-2倍收益,多則高達7-8倍。”
與市場情緒和資金倉位契合的是上證50指數走勢。5月8日以來,上證50指數漲13.24%,創兩年來新高。
從上證50指數行業權重分布看,金融行業占比達65%,其中銀行占35%,非銀金融占30%,建筑、地產、汽車、機械、采掘等周期性行業合計占16%,非周期行業僅占約10%。業內人士表示,上證50股指期貨由貼水轉為升水,體現了市場對金融、周期等權重板塊的情緒逐步轉好。
相聚資本總經理梁輝表示,金融及周期行業走強始于6月底、7月初,其核心驅動力是市場對經濟增長悲觀預期的修復。二季度以來,市場對經濟前景的判斷一度比較悲觀,但6月下旬開始,一系列宏觀、微觀數據顯示經濟增長存在較強的內在動力,市場對經濟前景的判斷由“增長放緩、流動性偏緊”轉向“增長平穩回升、流動性偏緊”的格局。以銀行為代表的周期性行業受益于這種大環境。
“原來IH貼水主要是因為市場擔心金融風險,日前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消解了這種擔憂,所以IH從之前的貼水向正常合理的估值水平回歸。”景泰利豐董事長張英飚表示,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后,市場對防范金融風險有了足夠的信心,金融股的估值得到了修復。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