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期價在22日觸及近五個月高點后,便開始震蕩下行,但下跌過程并不順暢,期間數次反彈至前高附近。現貨走勢同樣糾結,普氏62%指數近兩周在一直在75美金附近震蕩,港口進口礦價格波動幅度同樣劇烈。隨著鋼材需求旺季臨近,國外礦山發貨的增加,鐵礦石后期將走勢如何,這里做簡要分析。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鐵礦石近兩周劇烈波動的原因:
一是政策面擾動較大。首先是中鋼協曾先后兩次發聲對于當前鋼價漲幅過大提出異議,認為這是市場對于采暖季限產50%政策的過度解讀,并提出隨著優勢產能的較快釋放,后期市場不會產生大的缺口,鋼材價格難以大幅上漲,將呈波動運行態勢。之后交易所便出臺了一系列降溫政策,上期所、大商所及鄭商所分別從開倉數量、手續費及保證金三方面對黑色系商品火爆的走勢進行了降溫,而鐵礦石作為黑色商品中供需面最弱的品種則再次領跌。
二是鋼廠預期轉向。鐵礦石6月末以來的這一輪上漲,主要是源于鋼廠在宏觀數據表現較好的情況下下對鋼材需求預期轉好,由此引發了一輪補庫,并且在港口高品礦供給偏低的情況下觸發了供需結構性問題,從而推動礦價大幅上漲。但近兩周鋼廠進口礦庫存開始回落,是否表明鋼廠對后市鋼材需求預期的樂觀程度降低,而需求預期的轉弱也導致鐵礦石遠月合約承壓下行。
三是港口結構性問題繼續存在。從當前港口鐵礦石供需情況看,鋼廠采購依然集中在主流高品資源,但截至上周外礦到港持持未現回升,高品在港存中的占比也是處于低位,從而導致結構性問題未能緩解,成為推動礦價走強的主因,這也是在政策面擾動及鐵礦石總量供給過剩和鋼廠采購放緩多重利空壓制下鐵礦下跌過程中阻力較大的主要原因。
那么對于本周開始的隨后幾個月鐵礦石而言,我們認為其大概率將進入震蕩下跌行情,具體看有如下幾個原因:
一是外礦發貨及到港情況將會逐步好轉。前期受到一系列外在因素影響,國外礦山發貨量一直維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從而導致鐵礦石到港情況也是相對較差,而必和必拓礦山的火災則直接導致紐曼粉的出貨受到影響,結合同期鋼廠對高品礦需求增加從而使得結構性問題在度出現。不過從近兩周澳、巴主要礦山發貨量看,情況正在好轉,其中受火災影響的必和必拓8月份周均發貨環比上月增加了25.6%,港口紐曼粉的數量也有一定程度提升,而9月一般將是外礦的發貨旺季,同時從其剩余目標發貨量推算接下來的幾個月外礦到港量有望持續增加。
二是鋼廠對鐵礦石補庫熱情回落。前面提到,6月至今的礦價上漲主要源于鋼廠補庫所致,但隨著7月宏觀數據意外回落,鋼材社會庫存持續增加,以及三四線房地產銷售增速的降低,在結合相關機構頻頻喊話,導致鋼廠對后期鋼材終端需求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質疑,進而反應到其對原料補庫意愿上來,最近兩周鋼廠庫存已由8月高點27天降至當前的26天,并且從港口成交看,目前鋼廠的采購意愿逐步轉變為按需采購,需求端的回落將會使鐵礦后期面臨下行壓力。
三是鋼廠產能提升空間較小。由于噸鋼利潤近幾個月來一直處于偏高水平,因此鋼廠生產熱情較高,當前剔除淘汰產能的利用率已經達到91.18%,繼續提升的難度相對較大,表明鐵礦石邊際需求提升空間相對較小,而邊際供給的增量卻由較大的提升空間,因此后期從邊際增量的角度看,鐵礦石也將面臨易跌難漲的局面。
綜合分析看,我們認為鐵礦石近兩個月的上漲已基本結束,其繼續上行的動力已大幅減弱,中期看將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不過由于高品礦供給的恢復尚需時日,同時在鋼廠生產利潤較高的情況下,高品礦的需求將會持續,因此機構性問題也不能立即緩解,受此影響礦價下跌過程也會面臨較大阻力,并不會非常順暢。
從供需平衡表及鐵礦石累計成本曲線看,我們認為后期礦價將會跌落至60美金,但仍需關注國外礦山實際發貨情況及到港量,同時鋼材價格的走勢也將對鐵礦產生較大影響。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