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人士稱,跨月后資金面或能繼續回暖,參考3月、6月“搶跑行情”的示范效應,市場再次萌生了對交易性機會的期待。但當前監管壓力揮之不去、資金面反復波動、供給壓力依然較大,對出現一波行情的期望不能過高。
資金面初現曙光期債開始激動
30日,國債期貨先抑后揚,收盤各合約全線上漲。從主力合約走勢上看,10年期國債期貨T1712合約早盤一度走低,午盤反彈至前結算價附近后轉為橫盤,午后1:30前后期價再走出一波升勢,收報94.770元,漲0.120元或0.13%。5年期國債期貨TF1712合約收報97.505元,漲0.045元或0.05%。
截至30日收盤,國債期貨連續兩日上演小幅反彈。進一步從盤中走勢上看,期價都是在午后出現了反彈。
現券方面,29日午后,收益率也出現一波下行。30日,現券收益率總體持穩,未繼續走低,但同樣呈現早盤上行、午后回落的特征。
債券市場呈現這樣的走勢,與資金面日內變化不無關系。本周以來,市場資金面總體較為緊張,28日下午、29日上午可以說是罕見的緊張,但29日下午三時左右,資金面緊勢稍現緩和,這樣的情況在30日再一次出現。交易員稱,30日早盤流動性狀況稍稍緩和,但中小機構融入仍有難度,直到下午融出突然增多,資金面頓時松緩了不少,全天回購利率有所下行。
交易員表示,雖然資金面總體仍偏緊,但“一到3點自然平”的情況再度上演,顯示資金緊張局勢初現轉機,刺激了一些機構進場博弈后續利率下行,期貨市場表現比現貨更加明顯。
季末月將至未必再現“搶跑”
度過8月末,將迎來又一個季末月。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6月,債券市場均走出一波像樣的行情,市場將之稱為“搶跑行情”。
所謂“搶跑行情”是指,市場對季末月流動性緊張引發利率脈沖性沖高存在一致預期,且從往年經驗看,隨著后續流動性逐步緩解,利率將重新回落,債市有望迎來一波交易性機會;由于市場預期過于一致,一些機構搶在別人介入之前提前入場,即為“搶跑”,此舉引發其他機構跟進,導致行情提前上演。
今年3月中旬,由于資金面好于預期,做多情緒得到釋放,債市小幅回暖。6月,機構出現類似于3月的“搶跑”行為,市場再次迎來短期交易機會。有了3月和6月的經驗,一些機構開始對9月行情有所期待也不奇怪。
然而,兩個多月過去,市場環境出現了一些變化,當前各方面因素的配合未必有6月好。首先,5、6月的預調,使得6月資金面表現好于預期,刺激了一些機構重新加杠桿,這一情況或已引發監管層警惕,結合巨量同業存單到期續發壓力來看,9月資金面未必比6月寬松;其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定調,防風險取向未變,各類監管政策正陸續出臺,市場對監管加強的預期有所抬頭;再者,三季度債券供給壓力較大,不光是政府債發行規模較大,信用債凈融資也開始恢復;最后,經濟有韌性、大宗商品漲價刺激通脹預期,基本面對做多債市也不構成明顯支撐。
如此來看,對9月份再現搶跑行情不能期望過高,守住流動性,等待利率沖高后的明確機會更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