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來,人民幣匯率不斷攀升,6月底之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漲勢更是氣勢如虹,短短近50個交易日,人民幣從6.85的位置一直漲到如今的6.57附近,漲幅達3.7%左右。昨日又刷新逾一年的記錄,創下2016年6月以來新高。受到人民幣升值的影響,A股市場近日也強勢上漲,刷新逾一年半的指數高位,航空燃油、銀行等與匯率相關的板塊也走出趨勢行情。那么人民幣何故大漲?匯率上升又會帶來哪些影響?后期走勢將會如何演繹?據SMM采訪、收集,市場專業人士有以下觀點:
引發人民幣升值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彭博經濟學家陳世淵:最近人民幣升值,主要原因還是美元不斷走低。另外,市場對人民幣匯率預期,在短期內維持穩定,這使得借美元買人民幣的套利重新出現,進一步推高人民幣。其他一些因素,包括經濟增長保持較快、資本市場走好、以及資本流出減緩、出口復蘇等,都對人民幣匯率起到支持作用。人民幣升值,也起到穩定市場情緒的作用。這對股市和金屬市場有利,對黃金也會有一定支持作用。但是黃金目前主要還是由美元走弱和朝鮮半島局惡化所勢驅動。短期內,美元弱勢和歐元復蘇,都對人民幣匯率有支持,特別是央行傾向強勢人民幣應該也會繼續下去,所以人民幣匯率會比較穩定。但是更遠看,中國經濟內在動能疲軟,全球利率水平上升,會使得人民幣面對比較大的波動壓力。
東吳期貨研究所所長姜興春:今年以來人民幣大幅走強,背后三方面原因。其一是國內經濟增長超預期,上半年GDP均值為6.9,下半年預計不低于6.6,全年6.7至6.8左右,經濟強勁增長的基本面主導了貨幣升值;其二是美元相對弱勢,美國經濟復蘇不穩定,疊加川普執政對經濟促進作用不明顯,導致美聯儲加息和縮表更加謹慎,弱勢美元凸顯了人民幣相對強勢;其三主要是國內房地產市場有效調控,以往看空匯率看好房地產的投機資金撤離,市場信心重新恢復,人民幣在匯率管制下逐步走強。
91金融CEO許澤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再創新高,有多方面因素:一是中國上半年經濟增速高于預期,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上半年中國GDP增速6.9%,好于6.5%的預期目標,經濟增長趨穩向好的態勢已成共識。二是美元持續走弱,為人民幣創造了較好的外部環境。三是嚴控資金外流,市場對人民幣穩定保持信心。
中郵證券董事總經理尚震宇: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止跌回升,走勢大幅超過市場預期,主要是因為國家通過一系列政策的組合拳發揮了作用。實行較為嚴格的資本管制,限制企業海外直接投資,鼓勵外商對華投資,繼續購買美債再度成為美國最大債主等。從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角度來看,匯率止跌回升最主要因素是,人民幣中間價形成機制中引入了“逆周期”調整因子,這使得匯率波動主要來自美元對于其他籃子貨幣匯率的變化。后續人民幣匯率走勢會相對趨于平穩,大幅波動較難再現。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從國際方面來看,上半年美元走勢偏弱,美元指數從年初103的高位下滑至目前93附近,跌幅近10%。美元走弱為人民幣打開了升值空間。在外部壓力明顯減輕的帶動下,人民幣市場供求有所改善,結匯意愿的回暖,給了人民幣匯率上行支持。
人民幣升值帶來怎樣的影響?
東吳期貨研究所所長姜興春:人民幣匯率走強帶來的市場影響相對是正面和樂觀的,國內大宗商品震蕩偏強,國內股市走好以及更多資金進入國內,提升了國內A股吸引力,黃金相對中性,受益于經濟轉好和匯率穩定呈現季節性小幅走高態勢。國內有色金屬主要還是經濟復蘇加快主導的需求回升,人民幣走強帶來的定價走低影響微乎其微,整體下半年震蕩偏強,部分品種鋅、鎳中期震蕩上漲。
榮才資產首席顧問王在榮:人民幣升值,客觀上對中國經濟是利多,目前中國的進出口總量基本上是平衡階段,中國出口的東西都是一般的東西,進口的東西都是資源類,在進出口基本平衡的前提下,人民幣升值后,節省了中國很多錢,顯然利多于中國經濟的未來,中國的國力就會越強大,對于中國的股市顯然是利好的,中國股市的質量將會更高。人民幣國際化之后,中國未來會加大力度儲備黃金,最終應和美國黃金儲量相當。黃金因此還會走高,回到一千零幾的可能性不存在了,目前在1300的位置或保持橫盤震蕩消化獲利盤,黃金未來主趨勢應走到1500左右,因此1300之下就是買點。
人民幣后市走勢將會如何演繹?
東吳期貨研究所所長姜興春:由于全球貨幣政策是加息周期,年底美聯儲再次加息和不久步入縮表周期,會促使美元下跌空間有限,人民幣大幅走強面臨一些壓力,我們預計人民幣后市維持偏強震蕩,單向持續上漲格局難以維系。
榮才資產首席顧問王在榮:從最近的印度事件就可以看出,中國不動一qiang一炮就解決了問題,這證明了中國國力的強大,將為人民幣保駕護航,給人民幣國際化創造良機,大趨勢上人民幣的升值是不容改變的。今年上半年中國的GDP在6.9,年底保持在6.8是綽綽有余的,2018年中國的GDP絕不會低過6.75,十九大之后,中國的經濟建設將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并且隨著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的實行,人民幣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人民幣走強合情合理,預計2017年人民幣匯率最少回到6.6,2018年人民幣匯率至少回到6.4,,2020年有可能回到6。
申萬宏源分析師:預期2017年年底人民幣匯率將在6.5左右,主要是基于以下四條主要原因:一是通脹結構性分化表現為貨幣政策的邊際從緊程度分化,歐英偏強、美國偏弱,匯率方面美元指數可能進一步走弱;二是特朗普政府財政擴張前景黯淡,政策風險較此前估計水平有進一步上行;三是中國國際收支持續改善情況預計將好于此前預期;四是匯率政策明確,央行引導人民幣雙向浮動預期管理效果較好。
中郵證券董事總經理尚震宇:從目前來看,人民幣匯率應該還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主要基于歐元區經濟復蘇強勁,歐元有望繼續上漲,即使美聯儲實現縮表,也較難大幅提振美元走勢,因此,人民幣還有小幅上漲的可能。
人民幣發展歷程: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中國在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穩步前進。回顧近些年來我國人民幣的發展歷程,2009年4月8日,我國正式啟動人民幣貿易結算功能;2014年10月24日亞投行成立,開始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以人民幣貸款為主的資金支持;2015年11月30日,更是人民幣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日子,這一天,人民幣成為繼美元、歐元、英鎊、日元后加入特別提款權的第五種貨幣;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攀升,2016年1月27日最新公布的改革方案中,中國所占份額已攀升至世界第三僅次于美國和日本,達到10.92%,這是對中國經濟發展成就和金融業改革開放成果的肯定,是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