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商品期貨市場一度走勢疲弱,導致市場成交量明顯下滑。但進入5月份之后,伴隨部分品種受投資者關注度提升,市場活躍度連續4個多月提升,也給期貨公司和擅長CTA(管理期貨)策略的機構帶來利好。
期貨經紀業務
收入增長
市場交易量上升,作為中介機構的期貨公司是直接受益者,經紀業務收入將提升。
中國期貨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期貨市場交易規模較7月份有所上升,以單邊計算,當月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量為3.2億手,成交額為20.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9%和37.67%,環比分別增長7.31%和23.78%。1月~8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20.96億手,累計成交額為123.33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0.07%和7.58%。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5月份以來,市場交易規模連續4個多月提升。
“近幾個月市場成交額逐月上升是因為一些品種出現大行情,如果這種行情波動加劇且交易所不過度限制的話,將會提升期貨市場的交易頻率。”弘業期貨總經理周劍秋據記者表示,“期貨公司應當形成自己的特色,期貨經紀業務可以進一步做精做細,在創新業務上引進和培養人才,打造有優勢的團隊。”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盡管市場成交量下滑,但期貨公司經紀業務收入仍有一定幅度增長。上半年期貨公司合計手續費收入為66.52億元,同比增長14.32%,行業凈利潤同比增長27.12%。費率上升是手續費收入不降反增的主要原因。據了解,各家期貨交易所為抑制部分品種的投機,大幅提高部分品種手續費率,同時,交易所也加大了對會員的手續費返還,帶動了手續費收入的提升。
CTA策略獲利頗豐
期貨市場交投活躍、波動率提升還給以CTA策略為主的資管機構帶來了較好的投資環境。
千象資產相關負責人表示,商品市場活躍度較前幾個月有所提升,因此帶動整個產品容量和波動率,量化CTA策略的容量也隨之增長,為CTA策略獲利創造了機會。市場活躍度和波動水平是CTA策略的盈利之源,近期持續回暖的市場環境也讓該公司獲利頗豐。
據該負責人介紹,2017年下半年以來,市場的整體成交活躍度有所提高。特別是8月份20.7萬億的成交額,相比1月~6月的月均成交額提升了44.5%。其中,上期所和大商所品種提升最為顯著,增幅較大的品種有:鋁、鎳、鐵礦石、焦炭和焦煤等。隨著交投轉向活躍,市場的波動率在7月份開始有所回升。以平均真實波幅(ATR)作為標準來衡量,7月份、8月份大部分品種的ATR均持續提高,像焦炭、焦煤在8月末的ATR水平甚至達到了6月末的1.7倍以上。
“總體來說,國內商品市場的波動性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非常適合CTA的趨勢跟蹤策略的長期配置。”上述負責人說,“CTA的趨勢跟蹤型策略會偏好高波動率的環境,但波動路徑的平滑程度對不同策略也會產生巨大影響。因此一家CTA基金能否‘穿越牛熊’,需要的是一個龐大的策略庫,在品種、策略、數據、周期上做到天然的分散,才能在波動性回歸、趨勢性較好的環境下獲得高盈利,而不是依靠少數幾個策略‘一招鮮吃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