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打擊地條鋼成就鋼廠暴利時代
2017年實質化去產能之年,區別于2016年的以僵尸產能去除充當地方政府業績之舉,除了既定的去產能目標之外,中頻爐的打擊成了分量更重的意外減量,工信部要求6月底之前完成所有中頻爐拆除工作,自2016年12月份開始整治以來,時至5月份全國各地中頻爐已基本停產。根據我的鋼鐵統計的中頻爐產能約1-1.2個億,產量為5000萬噸左右,產品類型主要是螺紋、盤螺、鋼坯等。中頻爐所產生的鋼材量,占所屬鋼材分類的11.4%,相比于全國鋼材產量的11億噸,占比不超過5%。
正因地條鋼的打擊,導致了鋼材表外數據的顯著下降,為今年鋼廠利潤的修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以統計數據來看,盤面噸鋼利潤最高達到了1000以上,現貨利潤更是達到了1100以上甚至更多,堪稱暴利。
二、 價格傳導機制再變化
2016年行政去產能導致的階段性供需錯配問題最為突出,價格傳導機制的迅速轉折,產業話語權一度從后端鋼材向前端爐料的轉移;2017年隨著鋼廠話語權的回歸,市場的焦點再次聚焦到鋼材上,價格傳導則重回自下而上的需求決定型傳導機制。然上半年終端需求保持平穩運行,對鋼材價格拖累效應尚不明顯,倒是去除地條鋼使得供需結構倒向緊平衡,鋼材價格堅挺,而煤焦及鐵礦石則主要以被動上漲為主。
而6月份以來,行情發生了微妙變化。鋼廠利潤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鋼廠加大馬力生產,高爐開工率、及產能利用率始終維持在高位,例行檢修也不得不不斷推遲、延后,粗鋼產量不斷攀升,連續創下歷史高位。高爐開工的高位運行,所對應的是原材料需求的不斷攀升,原料端補漲行情開啟。
三、 產業內利潤再分配,焦化企業最為收益
6月份以來焦化企業開始逐步提價,唐山一級焦現貨價格從1680經過7輪提價,漲到了2140,彼時主力合約價格低點為1372,而30日收盤報2386,盤中更是最高超過2500。焦炭價格之所以能夠有如此漲勢,就其原因來看,就是產業內利潤再分配的過程。上半年隨著地條鋼的清除,鋼廠利潤得以明顯修復,而到了6月份的時候焦化廠卻始終在盈虧邊緣徘徊,同為去產能的重點行業,鋼廠煉鋼堪比賣白粉,而焦化廠卻勒緊褲帶過日子,于情于理也是說不過去。
在其自身產量受到環保限制的情況下,需求卻維持較快增長,供應缺口逐步放大,導致了焦化企業有低價的底氣,而鋼廠則由于利潤豐厚也愿意將部分的利潤進行讓渡。1-7月份國內焦炭產量25843萬噸,累計同比增長2.2%,與此相比1-7月份粗鋼產量4915.2萬噸,累計同比增長5.1%,增長幅度顯著高于焦炭,尤其是7月份粗鋼產量同比增長10.3%,而焦炭產量同比增幅僅為0.1%,意味著供應缺口在7月份迅速擴大,直接導致了焦炭現貨價格的持續調漲。伴隨著價格的上漲的是焦化企業利潤的修復,據調研顯示,當下國內焦化企業加上能化副產品噸焦利潤在300多。
四、 對于后市:冬季限產主導,焦化利潤將繼續修復
一方面,鋼廠利潤維持高位,需求端不會出現明顯惡化:首先對于鋼廠利潤的判斷,我們認為今年不會出現明顯下降,在7、8月份作為鋼材傳統的消費淡季鋼材價格仍然能維持強勢,到了9月份隨著高溫天氣的逐步褪去,鋼材需求將出現環比改善,意味著鋼材價格仍將維持高位。另一方面,環保從嚴,焦化企業限產不會放松,今年以來環保壓力前所未有,焦化企業作為環保重點照顧對象,限制最重焦化企業開工率難以攀升,供應難以放量,供應缺口將會維持。
而隨著北方采暖季節的來臨,環保限產成為行情主導,根據測算,收到環保限產影響,對于焦炭產量的影響要明顯高于鋼材,后續供應缺口可能會進一步擴大,目前緊平衡的狀態可能會逐步收緊。而上游焦煤價格則會在限產下需求環比走弱,價格上行承壓,此消彼長之下焦化廠利潤將會進一步修復。
五、 綜述及操作策略
綜上,鋼廠利潤高位,產業內利潤再傳導邏輯成立;加之冬季限產對焦炭供應影響大于鋼材,加之焦煤在限產影響下價格繼續上行承壓,焦化廠利潤有望繼續修復。
策略:做多焦化廠利潤;
配比:1噸焦炭比2手焦煤;
入場點:620-650;
止盈:700-850;
止損:450-550;
倉位:10%-15%。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