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夏季起的新一輪“低油價時代”,迄今已經三年有余。一些投資者認為,原油價格最終將上漲,重演一個多世紀以來市場的“繁榮—蕭條—再繁榮”模式。還有一部分投資者則認為,油價將打破歷史,保持低位和區間震蕩。
很少有投資者預計油價會出現大幅反彈
在美國頁巖油的增長導致油價暴跌3年之后,預測油價更低的交易者似乎贏得了勝利。在2017年的大部分時間里,油價一直徘徊在50美元/桶附近,而未來幾年交割的原油期貨價格卻幾乎沒有上漲,表明很少有投資者預計油價會出現大幅反彈。
令這場爭論更加復雜的是,它將取決于僅有10年歷史的美國頁巖油產業,占全球供應僅略高于5%。它真的能以足夠快的速度增長,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嗎?
波士頓咨詢公司能源影響中心的分析師Jamie Webster表示,價格將永遠保持在低位的觀點是令人震驚的。
石油價格不僅決定了富裕國家從原油銷售中賺取了多少利潤,還決定了世界上一些最大的能源公司的盈利能力,從而影響到未來的生產投資以及供應。
相信油價將維持在接近于目前水平的區間內的投資者,也相信美國頁巖油公司和其他非傳統生產商能夠在必要時提高產量。而相信油價會上升的投資者則認為,自經濟衰退以來,投資緊縮將造成供應短缺,就像需求擴張一樣,將會推高油價。
現在只是在頁巖革命的開端,仍存在不確定性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全球能源政策中心(Center on Global Energy Policy)主任Jason Bordoff表示,頁巖油的韌性一直令人驚訝。盡管如此,現在只是在頁巖革命的開端,仍然存在著關于(其)規模和壽命的不確定性。
能源數據顯示,全球石油產量約為9800萬桶/日,美國原油產量為920萬桶/日,而該國快速增長的頁巖油產量僅為560萬桶/日。
這種不匹配導致沙特等產油國警告,若在未來生產中大幅削減投資,將出現供應缺口。
到2020年,全球石油供應仍將難以跟上需求的增長
國際能源署(IEA)表示,從歷史上看,原油每年有150億桶的新供應被批準用于開發。2015年,這一比例降至80億,2016年為55億。盡管國際能源署預計,今年全球石油供應將達到890億桶,但到2020年,全球石油供應仍將難以跟上需求的增長。
IEA預計到2022年,全球石油消費量平均每年增長120萬桶/日,也說明非傳統供應和現有油田的供應量下降。
油價會重回100美元還是繼續停留在50美元水平?
IEA的長期供應分析師Tim Gould承認,從目前的水平來看,美國頁巖油供應可能會“顯著”增長。但在那之后,大規模的增長將很難實現。該觀點的支持者,包括對沖基金經理Pierre Andurand,稱油價將重回100美元/桶。
但也有分析師不這么認為。
花旗集團(Citigroup)的Ed Morse表示,石油市場確實是有史以來最具競爭力的市場。他認為,美國頁巖油打破了歷史上寡頭壟斷的市場結構。他認為頁巖油否認者低估了它的威力,他相信45-65美元/桶的油價可能會持續數年。
咨詢公司Rapidan Group的Bob McNally表示,頁巖油行業尚未證明自己能夠在油價上設置一個下限和上限,波動性是唯一確定的。而油價永遠維持在50-60美元/桶的觀點也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