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章馨),金融評論類網站ZeroHedge分析師Tyler Durden撰文,盡管美股周三表現得有點戲劇性,但中國的貿易報復早已在市場預料之中。正如在兩周前報道的那樣,“中國即將實施數百億美元的關稅?!币虼?,中國宣布對106個從美國進口的總價值500億美元商品征收25%的關稅并不讓人感到意外。
然而令人意外是,中國還把從美國進口的大豆包含在受關稅影響的商品清單中,這意味著中美貿易摩擦的升級。
大豆意外出現在關稅商品列表中讓華爾街觀察人士和分析師感到震驚。投資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分析師Julian Evans-Pritchard寫道:“中國對美國實施的關稅進行了迅速而強硬的回應,增加了雙方的風險。”
為什么大豆出現在列表中如此令人驚訝呢?
中國此舉不僅會傷害美國的出口,而且會嚴重且實質性地損害美國國內的生產商和供應鏈,還會讓美國的大豆供應鏈出現大洗牌。
從貿易戰的角度講,對大豆下手很有道理。因為如果向中國出口大豆的數量下降,會傷害愛荷華州和其他支持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農業州。如下圖所示,去年大豆是美國向中國出口的最多的農產品,總價值120億美元。
中國對大豆的需求量巨大。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中國的行動讓很多人感到驚訝?“世界上除美國以外,沒有任何國家有足夠的大豆來滿足中國的需求?!眲P投宏觀的首席亞洲經濟學家 Mark Williams表示,“至于減少對進口的依賴是可能的,但如果在國內生產會產生一定的成本?!?/span>
中國的大豆期貨產量肯定是不足的。中國只種植了大約1400萬噸大豆,主要用于生產供人類食用的食品在。這使其特別依賴進口,尤其是從美國進口。
一些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巴西供應了中國一半的大豆進口,而從美國的進口大豆數量約為3300萬噸,約占總量的三分之一。中國正在試圖取代對美國大豆的依賴,但絕非易事。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有一些應急的選擇,但危險的是,它們可能會再次面臨如2011年的通貨膨脹。中國的后備計劃可能是“利用政府的緊急戰略儲備重新調整飼料”,分析師、專家、交易員和飼料買家如是說。
美國大豆出口協會亞洲主管Paul Burke說:“一些人說他們可能會耗盡國家儲備。這是有可能的,但沒有人知道他們到底有多少噸儲備?!?/span>
但更大的風險是通脹。
隨著美國大豆價格上漲,中國進口商將不得不從其他國家進口大豆,其中最主要的來源是巴西和阿根廷。它們也將很快提高大豆的出口價格,因為它們的最大競爭對手已經退出了市場。事實上,該舉措已經將巴西的大豆出口價格推至歷史新高,并推動了巴西國內大豆和豆粕期貨價格的上漲。
大豆是中國飼養豬肉的關鍵價格成本,也是導致食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想要了解更多相關新聞資訊,請關注財經365期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