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衡量標準普爾500指數期權隱含波動性、被稱作“恐慌指標”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再次跌破10關口,日內一度跌至9.72,為2006年初以來的最低盤中低點。

與此同時,標普500指數的“冷靜程度”創1964年以來之最,連續8個交易日的單日漲跌幅度不超過0.2%。在此背景之下,包括高盛、花旗在內的大型投行均對此發出了警告。

高盛跨資產策略師賴特(Ian Wright)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指出,過去六個月來(或者說自從美國大選以來),全球股市飆升,各地區的收益回報十分可觀——以當地貨幣計算,標普500指數、歐洲斯托克600指數、日經225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分別錄得約11%、16%、20%和11%的回報率。
但另一方面,區域間的股指回報相關性卻已下降至200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賴特稱,上次該相關性如此之低還是在2007年,而之后緊隨而來的就是金融危機。盡管這并非一定意味著金融危機已經迫近,但確實引發了高盛關于全球股市是否會調整步伐、一致上漲的思考。

在資產配置方面,高盛增持了3個月及12個月期的亞洲和歐洲股票,同時減持美股。前者是考慮到經濟增長預期支撐新興及歐洲市場,而后者則是因為高盛預期美股估值已偏高,加了美國已進入經濟滯后周期,這都將令美股回報承壓。
高盛之后,花旗也發出了警報。在最新的報告中,花旗指出其宏觀風險指數已連續下跌6個月,為1997年以來的最長連跌水平。目前該指數已跌至歷史低位4.1%?;ㄆ旌暧^風險指數基于風險資產價格來衡量全球市場的風險厭惡情緒,其范圍介于0(低風險厭惡)和1(高風險厭惡)之間。花旗警告稱:
“從以往經驗來看,風險厭惡水平跌至較低水平后,隨之而來的往往是高波動性、美元走強、債券價格上漲及全球股市表現疲軟。其中VIX的漲幅最為明顯,在之后一季度的平均漲幅高達4.6%;美元的外匯波動率平均上升0.5個百分點,美元指數上漲2.8%;而標普500指數在之后三個月的時間里平均下跌了1.7%?!?/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