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以來,我國外匯儲備觸高回落。過去近3年時間,外匯儲備波動下降,期間還曾短暫跌破3萬億美元的“整數關口”,市場情緒也隨著外匯儲備波動而上下起伏,其中仍不乏有將外匯儲備下降視同資本外流甚至是國民財富流失的觀點,令筆者深感“聳人聽聞”、“引人入歧”。
筆者認為,理性看待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化,首先不可過度解讀,正確分析造成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的主要因素及其未來走向,心中有數也就不“慌”了;其次需從國際收支的全局出發進行探討,既要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上的流量變動,也要看國際投資頭寸表上的存量優化,才能得出比較全面、客觀的結論。
今年以來,外匯儲備規模逐步趨穩
人民銀行、外匯局的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4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295億美元,較年初上升190億美元。雖然今年1月末外匯儲備降至3萬億美元以下,但0.4%的降幅與2016年下半年平均1%、最高超過2%的單月降幅相比,下降速度已明顯放慢。此后,外匯儲備規模連續三個月穩步回升。年初以來的規模變動釋放出外匯儲備逐步趨穩的積極信號,也是經濟金融基本面逐步改善的一個反映。
外匯儲備規模主要受央行在外匯市場的操作、外匯儲備所投資資產的價格波動、各種貨幣相對美元的匯率變動和支持“走出去”資金運用等因素綜合影響。2017年1月份以來,我國外匯市場形勢趨穩,跨境收支在17個月逆差后由逆轉順,跨境資金流出入不斷向均衡狀態收斂,外匯供求趨向基本平衡。國際金融市場上,先后受到美聯儲加息適應市場預期、特朗普陷“通俄門”風波、法國總統大選等因素影響,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總體升值,資產價格有所上升,4月底美元匯率指數(DXY)已較年初下降3.1%,以美元標價的對沖后全球債券指數(Barclays Global Agg Total Return Index)較年初上漲了1.1%,標普500、歐元(1.1204,-0.0004, -0.04%)區斯托克50等歐美股票指數年內均增長了6%以上,市場變化總體對外匯儲備資產呈現出向好的估值效應。在國內外多重因素綜合作用下,外匯儲備穩中有升。
同時,年初以來的變動也直觀地向公眾表明了外匯儲備是一個連續變量,在復雜多變的經濟金融環境下是始終處于變化之中的,因此過度看重所謂3萬億美元的“整數關口”并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理性的投資者和研究人員應將更多關注投放在外匯儲備能否持續為市場提供流動性、能否抵御外部風險沖擊上。與國際主要經濟體相比,目前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仍位居世界第一,明顯高于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其他國家,占全球外匯儲備的近30%,無論是從絕對規模、進出口額或外債額等單一指標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基于危機防范資金需求提出的綜合指標衡量,均處于合理區間,對于滿足國家經濟金融發展需要還是游刃有余的。
外匯儲備規模適當下降,“也沒有什么不好的”
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此前在“兩會”記者會上曾說過,“外匯儲備下降也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因為我們本來也不想要那么多,所以適當的有所下降,也沒有什么不好的”。筆者對此十分贊同。更何況,從我國對外資產的宏觀視角來看,過去3年在外匯儲備總體下降的同時,民間外匯資產規模已經大跨步成長起來,二者配比不斷向主要經濟體的平均結構靠攏。對外資產結構性的優化與國家一直支持和鼓勵的“藏匯于民”方向一致,對我國對外金融發展利大于弊。
官方數據顯示,從2014年第二季度到2016年末,我國國際投資頭寸表的外匯儲備下降約1萬億美元,居民對外凈資產提高約0.9萬億美元,兩者基本對應,可被視為“藏匯于民”的直接體現。在外匯儲備下降的同時,我們看到居民持匯增加、企業海外投資加速,外匯儲備減下的“脂肪”回到實體經濟運行的血液中,對經濟增長總體有利。
從對外資產的結構變化看,截至2016年末我國對外資產中民間部門持有占比首次過半,是2004年公布國際投資頭寸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外匯儲備資產占比較最高時下降了近20個百分點至48%。以外匯儲備形成的官方對外資產與民間對外資產,在此消彼長中日益“勢均力敵”,相關配比在主要發展中國家中已處于較合理的水平。當然,與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官方對外資產占比仍然偏高,“藏匯于民”的進程仍需進一步推進。
外匯儲備規模在基本穩定中上下波動是“新常態”
往前看,我國跨境收支具有良好穩健的基礎,國際金融沖擊的周期性影響正在逐漸消退,跨境資本流動將進一步向均衡收斂,推動外匯儲備規模長期基本穩定在合理區間之內。一方面我國經濟仍然處于中高速增長區間,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未來經濟增長會更有質量、更有效率。經濟基本面將支持人民幣(6.8566, -0.0122, -0.18%)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另一方面,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我國經常賬戶在未來五年中將繼續保持順差,構成穩定的外匯供給。此外,我國仍是境外長期資本最具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投資目的地之一,隨著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和吸引外資流入措施效果的逐步顯現,人民幣資產將成為全球金融資產配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吸引境外投資者投資我國境內市場,金融賬戶的外匯供給穩健性也會進一步提高。
當然,經濟金融變量從來都是在周期中波動發展的。外匯儲備規模也不例外,短期內的波動將是常態。當前,全球經濟增長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主要國家政策走向、地緣政治以及國際政治經濟的“黑天鵝”事件,都可能影響全球經濟金融走勢,金融市場出現快速大幅波動和反復震蕩的“厚尾風險”仍然較大,對跨境資本流動帶來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