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財經365訊,今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回調調65個基點,報6.8633,創5月18日來新高,前一交易日中間價報6.8698,16:30收盤價報6.8610,23:30夜盤收報6.8525。
人民幣
人民幣匯率三大關鍵支柱已形成
人民幣匯率穩定的三大關鍵支柱已悄然形成,為長期走勢趨穩奠定了基礎。
從內因看,今年年初的預期管理不僅有效打破貶值共識,更對貶值心魔形成長效化抑制;
從外因看,由于美元的“特朗普行情”終結,人民幣匯率運行情景改善,匯率政策擺脫兩難困局;
從基本面看,“811”匯改至今,人民幣有效匯率高估壓力的釋放已經階段性完成,在人民幣中間價形成機制中引入逆周期因子則正當其時。
憑借上述支柱,在經歷2016年四季度的急貶和2017年一季度的盤桓后,人民幣匯率已走出痛苦的寒冬,重回穩定運行的長期軌道。有鑒于此,我們判斷,人民幣趨穩將成“新常態”,相對愜意的匯率運行狀態有望長期延續,進而鞏固并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引入逆周期因子正當其時
從政策成本看,由于當前匯率運行趨穩且高估壓力釋放完畢,在人民幣中間價形成機制中引入逆周期因子,可以因勢利導地實現平滑、有序的機制調整,避免對市場產生劇烈的制度沖擊。
從政策收益看,經過“811”匯改后的漫長調整,人民幣有效匯率與均衡匯率已基本吻合,此時引入逆周期因子,能夠預防順周期波動再度擴大幣值錯估,使有效匯率和均衡匯率的偏離維持在合理范圍。
因此,這一舉措不僅有望增強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機制基礎,更將進一步推動匯率回歸調節中國經濟內外部均衡的功能本位。在未來數月中,匯率政策的兩條底線將保持穩固,央行決策擺脫兩難困局,人民幣匯率運行將迎來一段較長期的愜意階段。
高估壓力釋放已近尾聲
人民幣幣值是中國經濟基本面的貨幣映射,立足于基本面的均衡匯率則是幣值底線的核心表征。借鑒相關學術研究,我們基于BEER理論構建了計量模型,測算出人民幣均衡匯率(詳見附圖)。測算結果表明,“811”匯改至今,人民幣有效匯率高估壓力的釋放已經階段性完成,人民幣基本面將有力支持匯率的穩定運行。
(原標題:人民幣兌美元調升65點 人民幣匯率即將迎來一段長期愜意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