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12時,國內大型的比特幣交易平臺火幣網將開啟了以太坊交易服務。屆時已“備戰”數天的投資者們即可在火幣網上完成世界第二大市值的數字貨幣交易。據悉,這次上線主要是因為以太坊這個加密貨幣近期的不俗表現——指數級增長,高市場流動性,高穩定性以及國內和國際市場對其保有高需求。
以太坊
火幣網在2年前就開始關注以太坊的發展。火幣區塊鏈研究中心對全球約數十個區塊鏈資產品種構建了專業評估模型進行打分。直到今年,以太坊的各項打分指標達到了火幣網交易品種的上線標準,才決定在這個時間點選擇上線以太坊。
自2017年1月開始,以太坊(ETH)的市值迅速從7億美元爬升至162億美元,目前在區塊鏈資產中排行第二。針對這一熱門的數字資產,火幣網近期完成技術升級,為投資者打開進入以太坊交易市場的窗口。
火幣網上線以太坊業務對于整個以太坊圈(中國以太坊社區和市場)來說意義重大。由于缺乏交易所的支持,中國以太坊的市場流動性一直不高。
火幣網創新區風險提示:
與主交易區的區塊鏈資產相比,除火幣網《用戶協議》中提示的各類風險外,創新交易區的交易品種誕生時間相對較短,市場認知程度相對較低,價格波動風險相對較大,技術成熟度有待時間驗證,所以具有較高的風險性。
投資于創新區的區塊鏈資產的投資者將面臨比主交易區更大的各類風險,投資者應充分學習并了解創新區交易的各類區塊鏈資產的投資風險及火幣網所披露的其他風險因素,審慎作出投資決策,并自行承擔由上述風險而帶來的責任和損失。
以太坊在中國崛起
5月初,ConsenSys的全球業務發展主管Andrew Keys和包括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在內的其他以太坊基金會的成員共同出席了全球區塊鏈金融峰會。在出席會議之前,他們一行人還參觀了北京,上海,南京和杭州的以太坊社區。
Keys發現,以太坊在中國的采用率正在迅速向上增長。很多的企業巨頭開始在以太坊協議上構建應用程序;很多的大學已經開始研究以太坊在金融市場領域的可行應用。
甚至連國有企業也開始利用以太坊進行研發。其中最值得注意的莫過于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的下級單位RCM已經開始利用以太坊數字化人民幣(RMB)法幣了。Keys表示,中國可能會成為首個將“死”錢(靜態資金)轉化為動態數字代碼的國家,因為他們正在利用以太坊(ethereum)網絡鑄造一個數字人民幣(Yuan)代幣。
RCM目前正在用ERC 20代幣標準和以太坊智能合約嘗試數字化人民幣。
不僅如此,據CryptoCoinsNews報道,螞蟻金服(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旗下的金融服務公司)正在應用以太坊協議開發各種應用和平臺。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Alipay)金融網,價值600億美元,中國有4.5億人民正在使用著支付寶。
Keys指出:
“螞蟻金服及其旗下附屬機構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包括支付、財富管理、信用報告、私人銀行以及云計算。螞蟻金服正在測試以太坊技術,以完善其全球支付平臺的功能。”
人們對以太坊的需求日益高漲,其智能合約技術的采用率也日益提升,兩者合力共同推動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以太坊交易所市場之一。截稿前,韓國依舊憑借著其超出40%的全球份額占據全球最大以太坊交易所市場的地位。
但是,如果中國以太坊市場繼續以這個勢頭向前邁進,那其超越其他地區也不是不可能。
(原標題:比特幣即將被取代? 以太坊崛起 今日起在火幣網開放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