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大選后市場對特朗普財政刺激政策的預期推動,美元指數曾于去年12月底站上103點的14年新高,并在今年以來成為全球“最擁擠”的做多資產類別。但據美銀美林對基金經理的最新問卷調查(BofA
Fund Manager
Survey)顯示,這一最熱門的交易選項已讓位給了做多納指。
在受訪的213名基金經理中,約26%認為做多納指是目前對沖基金押注最大的交易,此前連續五個月調查中最受追捧的做多美元交易已經降到第三位,排在第二位的是做多歐股。
在經歷了去年底7%的漲幅后,美元指數自今年1月以來顯著回落,目前已從高位跌落了5%。期權市場公開數據顯示,對沖基金對美元的凈多頭頭寸已降至去年8月以來的11個月新低,而認為今年底前歐元兌美元貶值的概率也降至14%。對年底之前歐元兌美元的中位數預期增長至1.10,創去年美國大選日以來最高。
相比之下,現在華爾街最火爆的交易是做多美股科技股,做多納斯達克指數首次成為華爾街最擁擠的交易。這其實一點也不意外,總結昨天披露的一系列13F文件可以發現,今年一季度多位對沖基金大佬已經扎堆買入六大科技股:蘋果、亞馬遜、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Facebook和Netflix。大佬們垂青這些科技股的理由很簡單,據高盛統計,上述六只個股今年以來的平均回報高達26%,而且貢獻了標普500今年以來將近半數的漲幅。
另外,歐股受追捧同樣不令人意外。美銀美林調查發現,對沖基金的歐股持倉比重已經飆升至2015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現在是有記錄以來第三高位。不過,摩根大通日前在報告警告,雖然馬克龍當選法國總統后,投資者對歐洲政局的穩定變得更加滿意,但歐股進一步上漲的空間有限,歐元區股票的市盈率已經處于公允價值的上端,并呼吁投資者應該再度做空歐股。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受訪基金經理都熱捧歐股和美股科技股,但調查顯示,如今認為全球股市估值過高的人數為17年來最多,其中被認為過度高估最為嚴重的仍屬美股。
不過有趣的是,華爾街認為五月份最大的尾部風險是中國信貸緊縮。這是去年1月以來首次出現這樣的調查結果。31%的受訪經理認為,中國收緊信貸的風險高于此前連續三個月調查排名首位的歐盟解體。上一次市場如此擔心中國還是在2016年1月,當時全球資本市場重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