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國來說,什么樣的事件才能算作是悲劇?盡管美國曾卷入了幾乎所有的現代戰爭,但這個國家的民眾仍然被認為堅守著全球最和平的文化。美國民眾之所以投票給小布什總統,是因為他曾承諾要堅持不干涉主義為宗旨的外交政策。人們投票給奧巴馬,是因為他承諾要讓美國軍隊從伊拉克和阿富汗回家。現在,美國民眾又投票給特朗普,因為他承諾要結束前任推行的國家政策。
美國民眾事實上經歷著各種悲劇。在過去20多年的時間里,他們為和平而投票,但卻讓自己置身于戰爭。
現在需要告訴所有人的一個真實情況是:美國的政治體系從不關心總統代表的政治立場,也不關心選民的真實需要。這個體系從來對不會對任何事情負責,所以也沒有什么能夠阻止它。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美國的政治體系從來都按照自己的方式運行。因此,如果美國政府想要挑起一場戰爭,那么人們完全可以去打賭,戰爭正在逼近。
ZeroHedge專欄作家泰勒·杜登(Tyler Durden)撰文指出,當人們開始考慮所有這一切問題時,有一件事絕對非常清晰。假如特朗普將美國拖入一場大規模戰爭時,無論這場戰爭是否會在全球范圍內爆發,但美元必將會走向崩潰。而且美元甚至可能都無法以目前的貨幣形式存活。當這一切發生時,人們將會一窩蜂的逃向避險資產。可以確信,黃金將會卷土重來。就算我們這批人在有生之年都看不到黃金回歸的場景,但這一切必將會發生。
多年以來,俄羅斯和中國已經建立了一個能夠替代美元主導地位的金融體系。以金磚國家為主的金融集團正在不斷囤積黃金,并且建立了不涉及美元的貿易協定。當戰爭爆發時,將會有另一個金融體系在等待取代以美元為主的金融體系地位。盡管美元成為全球儲備貨幣的歷史已經有數十年之久,但戰爭將會激勵中國、俄羅斯,以及其他盟友國家,徹底拋棄目前的全球經濟模式。
而野村證券本周二也總結了美國在爆發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時期的資本市場表現,以期對正在進行的敘利亞武裝沖突,以及不斷惡化的美朝局勢做一參考。
野村發現,以股市為代表的資本流動往往在戰爭爆發時risk-on,非普遍認為的risk-off;而利率市場和美元走勢則取決于美聯儲的政策。在美國對敘利亞發動空襲后,美債收益率應聲下跌。當“卡爾·文森”號航母戰斗群駛近朝鮮海域時,黃金價格也表現平平。因此,野村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并不建議投資者大舉購進美債,除非美聯儲為解決新的地緣政治風險而削弱之前的鷹派立場。
在此前美國卷入的戰爭中(下圖以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舉例),市場在事件觸發時往往選擇避險risk-off,但當美國或者多國采取軍事行動時,市場會變成risk-on。但是,這些趨勢顯示只發生在股票市場,利率和美元走勢更多的和央行的貨幣政策相關。
回顧之前的兩場戰爭都發生在美聯儲貨幣寬松周期,較差的經濟環境可能會促使美國政府尋求軍事上的刺激。而這一次敘利亞戰爭,不僅不在市場的預期內,并且所處的經濟環境也比不上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時期來的清晰明朗。
當前,美國正處于加息周期,宏觀經濟數據也在不斷改善。考慮到之前兩場戰爭期間,利率和匯率市場走勢與美聯儲政策緊密相關,并且不受投資者對戰爭風險擔憂的影響,野村證券認為這些市場的走勢將更多取決于在地緣政治風險下的經濟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