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主席耶倫
任內未發生大危機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耶倫,明年2月任期結束后可能不再續任的消息甚囂塵上,據《日本經濟新聞》17日報道,耶倫的去留牽動著美國金融政策,人事調整可能給美聯儲蒙上陰影。分析人士稱,如果這位“鴿派”女主席離開,美聯儲未來半年可能成為“跛腳鴨”。
干滿第一個任期就走?
美聯儲有7名執行委員,由主席、副主席及其他5位委員組成。這7名執行委員必須全部由總統提名,經過國會確認后才能上任。 執行委員上任后,總統沒有權力罷免這些委員。如果需要罷免他們,必須有國會2/3的成員投票通過才可以。
《日本經濟新聞》稱,按照慣例美聯儲主席的人事安排將在8月前后由美國總統對是否連任做出判斷,隨后著手具體的人事安排。以擔任主席達20年之久的格林斯潘為首,美聯儲主席有著長期任職的傳統,因為這樣可以把主席更替對市場的影響控制在最低限度。
耶倫被問到是否是最后一次在國會參加聽證時,回答稱“也許是這樣”。《華爾街日報》稱,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們認為耶倫獲得下一任提名的平均概率僅為20.8%。如果2014年才就任美聯儲主席的耶倫干滿一個4年任期走人,將成為罕見的短命主席。耶倫已經開始進行追加加息和壓縮資產這一前所未有的雙重緊縮。她不僅要關注全球市場,還要特別小心圍繞自身去留而出現的各種雜音。
未遇到金融危機
過去35年里,幾乎每一位美聯儲主席都至少經歷了一次大危機,伯南克經歷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沃克爾經歷了上世紀80年代的債市崩潰和拉美債務危機,1987年的美股“黑色星期五”和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崩潰洗禮了格林斯潘,伯南克則趕上了影響持續至今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但耶倫卻“一帆風順”。
華爾街普遍認為耶倫屬于“鴿派”,與“鷹派”反對通脹不同,“鴿派”更擔心就業市場疲弱以及經濟增長乏力。美聯儲在2008年以后實施量化寬松,大量購入美國國債和住房貸款擔保證券,在量化寬松結束后仍維持著之前的資產規模。耶倫上任后,美聯儲在2015年年底加息速度開始加快,走向金融緊縮軌道,目前還準備著手縮小資產規模,打算徹底結束金融危機應對機制。盡管任內經濟有所波動,但是總體來看市場反應平靜。
彭博社稱,耶倫的貨幣政策傾向相對穩健,被認為支持了美國經濟的復蘇進程,但也有人質疑其過于保守。特朗普自競選以來就一直攻擊耶倫及美聯儲,指責耶倫在貨幣政策受奧巴馬政權操控,但今年擔任總統以來,特朗普放緩了對美聯儲政策的批評,稱自己“尊重耶倫的工作”。
美聯儲要成為“跛腳鴨”?
美國財經網站《市場觀察》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耶倫根本不想在她的任期結束時打擾市場運行軌跡。她已經可以看到終點線,毫無疑問,她希望整個任期內沒有金融危機,“就像是一場比賽最后時刻還領先一球的隊伍,只是試圖不犯錯誤”。
英國《金融時報》稱,特朗普正在尋找一個非傳統經濟學背景的人出任美聯儲主席,前高盛總裁、現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加里?科恩呼聲最高。但美國CNBC網站稱,美聯儲在高盛人手里不是個好主意,因為他缺少掌管美聯儲這種面臨無數政策挑戰、且時刻肩負全球最大經濟體責任機構所需要的深度和廣度。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17日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認為,美聯儲的決策機制不是主席一個人說了算,而是委員會投票決定的,美國總統也不能直接施加影響。如果新主席跟美國總統的意愿比較接近,總統的思路和想法在美聯儲會貫徹得更好。
《日本經濟新聞》稱,耶倫急于進行壓縮資產,原因是擔心由于其任期快要結束,美聯儲執行部有可能因陷入“跛腳鴨期”而無法做出開始壓縮的決斷。趙錫軍認為,主席人選的變化對美聯儲整體政策的影響有限,除非把所有委員和地區聯邦儲備銀行主席都重新換人,否則基本趨勢變化不大。換人不會直接影響貨幣政策,調整的條件還是取決于美國經濟的情況。不過,一旦有了調整,將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勢必會有所影響。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