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訊 今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7451元,較上一交易日(7月18日)的6.7611元上漲160個基點,創九個月新高。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7年7月19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7451元,1歐元對人民幣7.7906元,100日元對人民幣6.0225元,1港元對人民幣0.86424元,1英鎊對人民幣8.7919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5.3432元,1新西蘭元對人民幣4.9573元,1新加坡元對人民幣4.9367元,1瑞士法郎對人民幣7.0628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5.3394元,人民幣1元對0.63525馬來西亞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8.7776俄羅斯盧布,人民幣1元對1.9141南非蘭特,人民幣1元對166.46韓元,人民幣1元對0.54452阿聯酋迪拉姆,人民幣1元對0.55598沙特里亞爾,人民幣1元對39.2694匈牙利福林,人民幣1元對0.53904波蘭茲羅提,人民幣1元對0.9548丹麥克朗,人民幣1元對1.2312瑞典克朗,人民幣1元對1.1990挪威克朗,人民幣1元對0.52265土耳其里拉,人民幣1元對2.5932墨西哥比索。
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駐新加坡經濟學家Tommy Xie說,“伴隨著政策決策者看起來傾向于將匯率穩定在較窄區間內,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情緒相對積極,今年剩余時間里,人民幣將受到美元的驅動,并沒有重大國內因素施壓人民幣匯率。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可能在6.8至6.9之間。”
中國央行黃益平:加強預期管理,進一步增強人民幣匯率靈活性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一般而言,經濟的基本面決定匯率是否升值或貶值。目前經濟增長速度、國際收支、外匯儲備、外債等基本面情況決定人民幣貶值的基礎不是很強。除此之外,決定匯率變動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預期。
黃益平表示,過去幾年人民幣存在貶值的壓力,很大程度是由預期推動的。當時,市場上有不少人認為經濟下行壓力很大、實體經濟部門回報不太好、杠桿率過高以及美元升值,導致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很大。這個預期一旦形成,羊群效應進一步放大,市場就會拋售人民幣資產,人民幣貶值的壓力便進一步加大,這時候已經和基本面沒有必然的聯系了。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向市場提供外匯資金以調節外匯供需平衡、加強資本項目相關業務真實性審核以及推出一系列穩增長措施推動經濟持續向好,合理引導預期,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不斷增強,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逐步減弱。
黃益平指出,下一步還要加強預期管理,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增強人民幣匯率靈活性,適當擴大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的區間,減少對外匯市場的干預,實現人民幣匯率的清潔浮動。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