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英國去年公投決定脫離歐盟以來,經常帳赤字一直備受關注,盡管赤字規模近期有所收窄,但仍接近能使一個欠發達經濟體陷入貨幣危機的程度。英國央行(BOE)行長卡尼(Mark Carney)在退歐公投前曾稱,英國仰賴“陌生人的善意”,強調該國每年需要數以百億英鎊計海外融資來平衡本國經常帳收支。
英國國家統計局表示,目前估計2015年經常帳赤字達980億英鎊(1,260億美元),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2%;此前估測為赤字800億英鎊,相當于GDP的4.3%。赤字增加主要歸因于新測算辦法。該辦法顯示,英國企業向持有本公司債券的海外投資者支付的利息高于最初估計,從而導致經常帳赤字規模擴大。
一年多以前,英國政府公布了前英國央行副行長賓恩(Charles Bean)對ONS的評估,他表示許多統計數據已經過時,特別是在呈現數字經濟方面。ONS首席經濟學家Nick Vaughan談到周一公布的修訂時表示,“由于英國擁有龐大和復雜的金融行業,準確測算利息支付很難。但是通過使用更好的數據來源,這是我們對數據的搜集、產生和公布方式做出改變的一部分,我們目前對英國金融行業的測算大為改善。”
投資回報
ONS在4月時公布了修訂后的1998-2012年經常帳收支數據。對2016年的新統計數據將于9月29日公布。最新的數據顯示,2016年英國經常帳赤字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4%,2017年初則收窄至3.4%。
經常帳赤字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外國在英國的投資回報,超過英國在外國——尤其是歐洲大陸的投資回報,主因歐元區經濟復蘇緩慢。英鎊在英國2016年6月公投決定退出歐盟后大跌,也會令赤字縮減。
ONS還上修了稍早對英國民眾儲蓄的預估。2015年英國家庭儲蓄率從之前的6.1%上修至8.3%,對英國2014年家庭儲蓄率也有上調。對2015年儲蓄率的上修暗示,此后最新的儲蓄率數據或許沒有那么低。
2017年前三個月的儲蓄率為1.7%,創紀錄低點,該水準令經濟學家對消費者支出前景感到擔憂。消費者支出是英國經濟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