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投資者在周三(9月6日)紐約時段再度繃緊神經坐了一回“過山車”。加拿大央行意外加息,以及美聯(lián)儲副主席費希爾提前離任的突發(fā)消息,都把大家的小心臟再度給折騰得夠嗆。但此后,更多的消息卻開始平復市場上的緊張情緒: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就朝鮮問題軟化措辭,稱“動武不是第一選擇”,與此同時,美國國會朝野加緊談判,盡力避免債務違約和政府停擺的行動進度快于預期,也令大家重新看到了曙光。
黑天鵝頻飛,美聯(lián)儲二把手離任令年內政策前景再存疑
周三進入紐約時段后,消息面便開始“好戲”不斷,先是加拿大央行“意外”地再度25個基點,令美元兌加元短時間內暴貶260點,而美元指數(shù)也因此受到拖累,而之后,美聯(lián)儲副主席費希爾意外宣布提前辭職的消息,更是對市場情緒造成了加倍的打擊,令美元指數(shù)時隔一周后再度失守關鍵的92關口。
美聯(lián)儲副主席費希爾周三宣布,他已經遞交辭呈,將10月13日前后正式去職。費希爾于2014年被提名出任美聯(lián)儲副主席,任期原定將在2018年6月份才到期。而他的離職,也標志著美聯(lián)儲理事會七個席位中將出現(xiàn)四個空缺。這無疑給了總統(tǒng)特朗普更多的操弄空間。這令市場人士擔心特朗普會通過任人唯親的方式把美聯(lián)儲變成自家的后院,令其喪失貨幣政策自主性。
原本,投資者的目光都聚焦在美聯(lián)儲主席耶倫在2018年2月任期屆滿之際的去留,以及她會有哪些潛在的繼任者這一問題上。但在費希爾提前離任之后,美聯(lián)儲的人事問題卻變得益發(fā)復雜化,這在其于年內還剩下三次會議之際也留下了更多的懸念,是否能夠繼續(xù)按期開始“縮表”并在年底前再加息一次,仍存在著相當?shù)牟淮_定性。
而在美聯(lián)儲新主席人選的“卡位戰(zhàn)”中,特朗普的首席經濟顧務科恩(Gary Cohn)似乎又再度占據(jù)了有利身位。他得到了前任“老板”,高盛CEO布蘭克梵的力挺。而一旦他上位,美聯(lián)儲受到更多來自白宮的指使和影響似乎不可避免,這也是許多投資者并不愿看到的狀況。
特朗普總算“靠譜”一回,風險情緒終于回暖
不過,市場緊張情緒在此后得到了相當大程度的平復,原因在于此前因多方面因素引發(fā)的高度避險情緒在“柳暗花明”的新局面下紛紛得到緩解。當天,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交談之后,特朗普終于在朝鮮問題上軟化了之前一直強硬的立場,承認“使用武力解決朝鮮問題并不是美國政府當前的首選方案”。
特朗普的這一表態(tài)無疑令此前劍拔弩張的東北亞局勢暫時有所緩和。在周日朝鮮試爆了當量更大,并且按其說法可以“搭載在導彈上”的新型氫彈之后,地緣局勢危機所引發(fā)的避險情緒在本周初幾乎主宰了全球金融市場,并令美國市場在結束“勞工節(jié)”小長假開盤后首日就遭遇股匯雙殺。而在相應的風險情緒平復后,美股在周三全線反彈。雖然,投資者仍然擔心朝鮮會在周六(9月9日)該國建國70周年的紀念日有進一步的挑釁動作,但至少在當下,這已經不再是市場首要熱點。
投資者轉而更關注起美國國會本周復會之后舉行的“財政大談判”來。而正如以高盛為首的多家業(yè)內機構此前估計的那樣,肆虐得克薩斯州的颶風“哈維”所帶來的急切救災資金需要,反而能夠迫使美國朝野擱置爭議,在有限的時間內先行達成撥款協(xié)議,以拯救黎民于水深火熱之中,這意味著本來岌岌可危的美國政府停擺危機也能夠“因禍得?!钡氐玫较?。高盛認為,眼下美國政府在10月停擺的概率已經只剩15%,而在上月颶風災害爆發(fā)之前,該機構曾預測政府有半數(shù)以上的概率會關門大吉。
周三當天,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與美國國會民主黨人士達成一致,支持通過捆綁哈維颶風援助資金撥付的方式,將當前債務上限再延期三個月。這令市場情緒緊張大大緩和。此前,三大評級機構中的兩家,即穆迪和惠譽都已經表示,會在一旦美國債務上限無法及時上調以致發(fā)生“技術性違約”的狀況下取消其“AAA”最高主權評級,正如剩下的一家評級機構標普早在2011年就采取的行動一樣。
在上述消息之后,市場避險情緒明顯退潮,現(xiàn)貨黃金回落近10美元,重新試探1330美元水平的支撐,而美元兌日元和瑞郎等避險貨幣也從此前的低位反彈,帶動美元指數(shù)回到92上方。而在最近兩周兩破92關口之后都迅速反彈拉起后,美元指數(shù)短線的筑底信號已經露出端倪,但能否就此如愿逆轉趨勢走上康莊大道,仍要取決于其最重要對手盤——歐元的表現(xiàn)。
歐元1.20匯價是否太高?歐洲央行或許還得糾結
作為“央行超級周”,在加拿大央行此前已經帶來了驚喜之后,歐洲央行周四的會議將是壓軸大戲。自今年6月份以來,歐洲央行有望啟動縮減“量化寬松(QE)”的前景,就在一定程度上壓倒了美聯(lián)儲的加息前景,成為了主導投資者情緒的預期事件,這也令歐元匯率節(jié)節(jié)走強。然而,正是節(jié)節(jié)走高,逼近1.20關口的歐元兌美元匯率,反過來會讓歐洲央行官員感到投鼠忌器,唯恐其進一步鷹派的政策預期繼續(xù)推升本幣匯率,而上升的歐元匯價則一方面會壓低進口價格阻礙通脹復蘇,另一方面則打壓出口影響實體經濟增速,而這都不是歐洲央行所愿意看到了。
所以,周四歐洲央行會議決議,以及此后行長德拉基的講話,就成了各方矚目的關鍵。不過,鑒于在上月的全球央行年會上,德拉基并未就政策前景預期置辭,因此在本月的會議后,他也可能繼續(xù)施展“太極”神功,把縮減QE這個未來政策預期繼續(xù)模糊化,一旦如此,將勢比阻礙歐元的上行動力。尤其,在德國大選還剩下最后兩周到計時的狀況下,歐洲央行仍希望在關鍵政策決策上“再拖一拖”,觀望完成組閣后誕生的德國新政府的態(tài)度,再在之后年內最后兩次會議上拿出通盤的方案。
而業(yè)內機構同時預測,歐洲央行官員在政策決議中,或多或少仍會提到之前歐元兌美元在開年以來升值近15%對于歐元區(qū)通漲率的負面影響。而鑒于在大漲之后歐元匯價已經處于“高處不勝寒”的狀態(tài),一旦出現(xiàn)這樣的明確措辭,歐元就會從王座上重重跌落,并令美元指數(shù)覓得更多的喘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