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內瑞拉近日宣布官方匯率機制將棄用美元,轉為使用人民幣等一籃子貨幣,令全球去美元化潮流再度成為關注焦點。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本月初表示,委內瑞拉將實施新的國際支付機制,創建一籃子貨幣,“以便讓我們從美元中擺脫出來。”緊接著,委內瑞拉石油部聲明稱,該國的原油和石油產品價格將以人民幣作為計價貨幣。
委內瑞拉此舉是對美國金融制裁的一個回應。事實上,委內瑞拉遠非第一個試圖去美元化的國家,無論其目的避免美國制裁,還是試圖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獲得更大話語權,這股潮流的涌動在過去幾十年中從未停歇過。
屢敗屢戰
盡管去美元化進行的如火如荼,但基金公司Incrementum AG基金經理Ronald-Peter St ferle發現,大多數國家的努力都被美國扼殺在了萌芽之中。
St ferle在發表于米塞斯研究所(Mises Institute)的文章中稱,這其中包括伊拉克試圖以歐元為石油計價的行動,以及外界流傳的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對于發行泛非洲貨幣的計劃。
除此之外,自2008年來,沙特、科威特、巴林以及卡塔爾之間也一直存在一項協議,以在他們之間形成貨幣聯盟。他們計劃發行的貨幣被稱為“gulfo”,和歐元的英文名稱“euro”神似。
《每日電訊報》報道曾提及,歐元在阿拉伯世界被視為巨大的成功,沙特等國的這個想法也的確是受到歐元啟發。報道援引Bahrain Gulf One Investment Bank CEO Nahed Taher稱,“美元已經墮落,我們需要與它脫鉤。”
不過這種行動卻一直沒有進展。直到2013年中,這些國家發布一份聲明稱,他們發行的共同貨幣“最晚將在2015年前”面世。然而到了今天,這個話題卻已銷聲匿跡。
除了參與“gulfo”計劃外,St ferle認為,沙特自己似乎也在試圖讓本國貨幣里亞爾與美元脫鉤。今年4月,經濟學家Nasser Saeedi曾建議沙特為迎接“新常態”做好準備,尤其是涉及里亞爾與美元掛鉤的問題。Saeedi表示:
很明顯,到2025年,全球經濟的中心將很大程度上轉移至亞洲。從政治、經濟還有金融形勢上看,我們過去二十年所處的環境將有巨大改變。
誰將成為主力?
St ferle稱,盡管產油國——尤其是沙特,在去美元化中的角色不可低估,但從目前來看,真正推動去美元化的主要力量可能來自俄羅斯和中國。
St ferle寫道,在2008年G8峰會上,當時的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曾特意在相機前面展示一枚金幣。梅德韋杰夫表示,關于儲備貨幣的問題,已經成為各國政府領導人聚會時不可避免的話題。
到了今年3月,俄羅斯央行在北京開設代表處,這是俄央行在海外開設的第一家代表處。此外,俄羅斯也在準備發行首支人民幣計價的國債。St ferle稱,雙方近年來都努力在雙邊交易中避免使用美元,而改用盧布和人民幣。
St ferle認為,這些逐漸脫離美元體制、轉向多極化貨幣秩序的潮流已經不可阻擋,而從很多方面來看具有很重要意義,有些甚至可能是違背主流觀念的。他寫道:
和大多數主流媒體報道相反,產油國對于以美元計價的油價走高并沒有那么大的興趣,他們更感興趣的是對市場份額的競爭。(如果市場份額增加)他們選擇交易中所使用貨幣的話語權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