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球金融市場最大的焦點無疑是美聯儲9月議息會議。不過在原油市場上,本周五(9月22日)一場產油國間的關鍵會議,重要性恐怕也不遑多讓。據悉,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非OPEC產油國屆時將開會討論每日減產180萬桶的協議。而在當前,他們將有迄今最好的證據來證明他們為消除全球石油供應過剩所作的努力正在奏效!
據彭博社報道,在今年的大部分時間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致力于消除石油供應過剩所作的努力,遠比同樣理應遵守減產承諾的非OPEC盟友要多得多。不過,在剛剛過去的八月,非OPEC產油國正在迎頭趕上——由俄羅斯領導的非OPEC產油國在8月的減產幅度首次超過了協議承諾,而OPEC則未能實現其既定目標。
去年底,OPEC和俄羅斯牽頭推進讓全球市場重新實現平衡的努力,尋求結束自2014年以來令產油國經濟飽受打擊的價格跌勢。在所達成的實施日產量最多減少180萬桶的減產協議中,伊朗被允許小幅提高產量,而歐佩克成員國利比亞和尼日利亞則被豁免減產。此外,俄羅斯負責超過一半的非歐佩克減產額度。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的原油產量數據,上月參與減產的10個非歐佩克產油國實現了119%的減產額度,而7月份則一度還僅為69%。該機構表示,減產計劃得以完美落實的原因主要由于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等國的油田維護,后者是第一次達到承諾的減產額度。
彭博社結合市場數據得出的結論則顯示,歐佩克上月減產的達標率從7月份的85%上調至94%。12個歐佩克成員國中有6個實現了他們的目標。一些國家包括沙特阿拉伯和安哥拉減產的幅度超過了要求。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OPEC官方則預計,其8月份達成了減產目標的96%。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原油價格已經反彈至三個月高點,表明石油輸出國組織及俄羅斯等國家9個月的減產終于開始產生回報。自今年6月跌至年內最低點以來,油價已經上漲了20%以上。油田的維護、更強勁的石油需求以及更大程度的產量削減,都為油價提供了支持。不過,目前布倫特原油價格仍低于2017年1月時所創下57.10美元的年內高點。
而在實施了日產量最多減少180萬桶的減產舉措后,一個委員會將于9月22日審議進展情況,隨后各國部長將于11月會面,以決定是否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實現其目標。
彭博社表示,當他們本周在維也納討論市場狀況時,官員將會看到比以前的會議更有利的市場指標。OPEC成員國幾乎全部兌現了所做的減產承諾,并且10個非OPEC合作伙伴自從1月減產協議開始以來首次全部落實了所承諾的減產。
一些業內人士目前也開始憧憬,本周的產油國會議是否還能傳出更多的利好!據兩位OPEC消息人士說,尼日利亞石油部長和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負責人有可能出席周五的會議。尼日利亞石油部長和利比亞都不需要參與減產,因此產量不降反增,導致油價受累,這促使市場提議兩國可被納入減產協議內。
伊拉克石油部長Jabbar al-Luaibi周二表示,伊拉克和參與全球減產協議的部分其他產油國認為,應當額外減產1%,幫助市場恢復平衡。部分國家還支持將減產協議延長到2018年底。
al-Luaibi在阿聯酋的一次會議上表示,產油國正在討論有關減產的下一步行動。他說,對進一步減產或延長當前減產計劃“還沒有明確決定”。“有些國家認為,減產應該延長到明年3月份以后,延長三、四個月或六個月,甚至延長到2018年底,”al-Luaibi說。其還指出,“例如厄瓜多爾,甚至伊拉克等其他國家則認為,應當進一步減產1%。”
國際能源署本月稍早表示,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會上升到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因為歐洲和美國的消費高于預期。盡管不確定這將如何抵消兩個能源消費大國中國和印度的需求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