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近日有學者提出“區塊鏈到處是空氣幣,胡亂進入很容易被‘割韭菜’”的論調,這讓很多關注數字貨幣的人陷入了迷茫。尚不論這位學者是否對經濟方面有獨特的見解,單單從區塊鏈技術這方面來說,只能說他對這個領域不了解,目光太過于短淺。
為何他認為區塊鏈到處是空氣幣?筆者猜想,恐怕他沒有搞清楚普通的虛擬貨幣和數字貨幣之間的區別。的確,普通的虛擬貨幣可以隨意發行,沒有數量的限制。然而比特幣、以特幣等數字貨幣采用的機制,是區塊鏈技術在現實環境的嘗試。簡而言之,數字貨幣和虛擬貨幣的不同點在于,首先數字貨幣只能依靠CPU和顯卡進行的計算生成,不能肆意發行;其次,數字貨幣具有稀缺性,它的礦區和礦區產出是固定的,這一點和黃金等硬通貨是一樣的,產出一塊,這個世界上就少了一塊。
說完數字貨幣的特殊之處,我們再來分析它為什么這么受到人們追捧。就拿最近剛剛進入市場的以特幣來說。以特幣也是采用區塊鏈技術作為基底技術的數字貨幣,在加密算法上和設計理念上比過去的比特幣更加先進,無論是面對礦區的DDOS攻擊還是儲存環境的冷儲存攻擊,都能游刃有余地應付。而比特幣則只能采用縮減礦區容量的方法來進行被動防御,大大降低了產礦效率。也就是說,以特幣在技術層面不僅比普通的貨幣更安全,甚至比比特幣等其他數字貨幣還要更先進,持有者也能更放心,交易也能更安心。
另外一個吸引人的地方還在于去中心化目標。稍微懂數字貨幣的朋友都知道,去中心化程度決定了一個數字貨幣的發展潛力,為什么這么說?還是以以特幣為例,以特幣的去中心化程度非常高,其本身只是按照系統提交的協議,用戶就只需要按照這個協議進行從A到B的點對點交易,而不需要登錄任何第三方平臺進行交易,也就不會留下登錄痕跡和交易信息,個人信息也能得到保護。除此之外,也因為以特幣只是系統協議,任何第三方組織都難以對其進行監管,當然以特幣也不需要被監管。
在市場設計上,以特幣打破了原有的交易形式,縮短了交易的時間。據統計,以特幣因為沒有第三方平臺中介,交易時間通常在1分鐘左右,而同樣的交易比特幣則需要10-60分鐘,在交易高峰期甚至長達120分鐘,這也是比特幣常常被人們所詬病的地方。以特幣的交易時間更短,也就說明它在交易環節中更安全,所需要的手續費也就更低廉。
誠然如這位學者所說,數字貨幣并不像真金白銀那樣沉甸甸地能被拿在手上,但也絕不是空氣幣,因為它具有跟黃金一樣的稀缺性,同樣能夠在市場中流通。想要了解更多區塊鏈相關的新聞資訊,請您關注財經365外匯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