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章馨),中國銀行前行長李禮輝在本屆博鰲論壇的分論壇:再談區塊鏈上,闡述了自己對于區塊鏈的觀點。
李禮輝在席間指出,其實中國主要是基于有巨大的市場規模和市場潛力,另外也還有足夠的投資能力,所以中國的區塊鏈底層技術與應用技術的研發,李禮輝認為已經走在了全球的前列。
關于新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李禮輝認為,現在正在興起ABCD大數據、人工智慧、云端計算甚至5G,這些項目在金融上的應用,必須要有兩個基本點是必須堅持的。
第一,它必須要達到可靠性、安全性、穩定性的標準。
第二,因為金融交易基本上是多方參與的頻度很高的交易,新技術的應用必須滿足這種規模化高品質的交易要求。
而2017年區塊鏈金融有兩個方面取得了比較大的突破。第一是建立多維度交付的架構,高復雜性的金融交易場景中實現眾多的交易方之間,零距離、零時差的交通。第二個突破是建立了一個叫可信數據的登記與證實平臺,這個平臺既可以用于金融也可以用于非金融。
關于最新進展情況,李禮輝介紹到,設立于杭州的中超區塊鏈技術研究院,在3月份推出一個開放平臺,可以為合作方提供數據的可信證明,提供可查詢可驗證的登記服務。平臺推出之初,已經有15 家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包括司法機構、金融機構,其他的一些企業。
李禮輝在最后表示,從這些趨勢來看,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實現規模化的應用前景是存在的,但是我們還要解決很多的問題。比如說,可靠性、安全性、外部的權威認證等等這些問題,標準化制度的建設、監管制度的建設等。
李禮輝認為,區塊鏈要在金融領域要實現規模化應用,就必須解決可靠性、安全性、外部的權威認證、標準化制度建設、監管制度建設等問題;而要將區塊鏈技術規模化應用于金融,除了標準和制度建設,也有待于底層技術和核心技術的進一步突破,這至少需要三年時間。想要了解區塊鏈技術更多的相關新聞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外匯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