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6月29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6166,跌破6.6關口,較前一交易日跌206個基點,創下2017年12月13日以來新低,連續8日下跌。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曲強昨日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人民幣的貶值,主要是因為美元走強,并伴隨市場風險偏好和外匯供求力量變化的推波助瀾。
此外,曲強表示,中國央行未跟隨美國上調公開市場利率,也表明人民幣貶值依舊可控,不會產生太大風險,因此央行也選擇不干預。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程實表示,由經濟基本面所決定的均衡匯率是人民幣的長期錨。考慮到近期的貶值,當前人民幣有效匯率事實上已經貼近均衡匯率,高估壓力得到有效釋放。
人民幣匯率的下跌對市場和相關行業的影響如何?對此,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外匯研究員王有鑫昨日對媒體記者表示,石油石化、交通運輸、冶金有色等行業受匯率貶值的影響較顯著,其經營和負債成本將攀升。服裝、鞋帽、電子設備、裝備制造等出口比重高的行業將受益。
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表示,2018年以來,貨幣政策穩健中性,銀行間利率水平持續回落。在此背景下,人民幣貶值,一般不會成為股市下跌的觸發因素,股市反而會受益于偏寬的流動性環境。中長期來看,中性偏寬的貨幣環境下,人民幣貶值有利于刺激出口。
對于人民幣匯率未來的走勢,曲強表示,短期內市場因為形成了固定的預期,所以匯率有可能在短期之內進一步加劇波動。但隨著市場情緒的企穩,匯率的波動也將會慢慢平復,人民幣不具有長期貶值的基礎。
程實判斷,四季度人民幣匯率可能迎來反轉,2018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中樞將穩定在6.3-6.4的位置,雙向波動的區間有望在6.2-6.7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