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章馨),在川普政府公布了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新關稅清單后,中國人民幣周三(11日)兌美元跌至近11個月低點。
自2月至5月維持較高水平后,人民幣自6月中旬以來一直明顯下滑。自6月14日以來它已經貶值了約4%。人民幣向來是美國政府拿來抨擊中國的主題,批評中國允許人民幣走弱以協助出口。
而隨著美中貿易戰再度升級,市場猜測中國現在可能會讓貨幣貶值,透過「貨幣戰」來對抗「貿易戰」的關稅沖擊。
Exante Data CEO Jens Nordvig表示,「中國完全可以逐步地讓人民幣走貶。」「它們絕對不希望被認為在主動促使人民幣走貶,但會讓它浮動,不像過去那樣積極介入,而是靜靜地的在背后支持。」
截至周四(12日)午盤12時許,美元兌在岸人民幣暫報6.693,貶值0.18%。上周在岸人民幣一度貶破6.70大關。但Nordvig并不認為人民幣會跌到更低的水平。
美元兌在岸人民幣日線走勢圖(近三個月以來表現
他說,「當匯價達到6.70/6.80時,已經達到了我們認定的區間頂部。」「我認為人民幣會陸續貶值2%、3%、4%,與接下來出現的貿易沖擊相稱。」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周三(11日)也認為,人民幣匯價可能會下跌至6.8一線。
BK資產管理公司外匯策略總經理Boris Schlossberg說,「人民銀行正在與川普斗智,川普越推動關稅,人民幣匯價就會越低,以重新平衡成本效應。由于貨幣走低,它們可以抵消部分關稅成本。」
Schlossberg 說,「這絕對是一種非常被動的攻勢行為。」
Nordvig并不認為中國會讓人民幣走貶太多,「上周,當貶值幅度太大時,它們做了一些口頭干預。」但周四(12日)的中間價又大跌492點,報6.6726元。他說,「這代表人行采中立立場,并沒有反對貶值。」
策略專家表示,中國不希望被認為主動讓人民幣走貶的一個考量,是擔憂引發資本外逃。
Nordvig 說,「我認為他們在乎走貶太多會反噬經濟。如果它變成一種投機狂潮并再度引發資本外逃,我認為人行一定會介入,但目前為止還是自然的市場機制反應。」他也補充指出,俄羅斯一直持有中國債券。
他指出,中國之前收緊流動性以迫使人民幣升值,「但這回一直沒見到類似的行動,這讓投資人感到驚訝。」「收緊流動性其實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