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前幾章我們已經學習了波浪理論實戰應用的大部分知識,本章我們最后來認識一下傾斜三角形。傾斜三角形是一種驅動模式,但不是推動浪,因為它的內部子浪通常有調整浪特征。為了不同普通的三角形混淆,也可以稱之為“楔形”。
在波浪理論創始人艾略特的著作中,水平三角形(即我們通常稱為三角形的調整浪)與傾斜三角形同屬三角形類別。在《自然法則:宇宙的奧秘》一書中,艾略特指出:三角形由五個浪,或者說得更確切些,由五條腿組成。在較大規模的類型中,每條腿由三個浪組成。在中小規模的類型中,這些腿可能由一個浪組成。
遺憾的是,艾略特沒有特別說明什么是較大規模和較小規模。
金韻汐至少已經注意到黃金一個中浪級三角形某子浪非三浪模式的實例,相關市場較小規模的三角形則更多這種實例。
不管艾略特所指三角形是否包含傾斜三角形,但作為調整浪的三角形其子浪都可以是推動浪,作為驅動浪的傾斜三角形其子浪受到的束縛應該更少。
然而,大師級的波浪理論傳承人普萊切特,將傾斜三角形細分為兩種,引導傾斜三角形和終結傾斜三角形。
初期,國內翻譯波浪理論的版本,見普萊切特著《市場行為的關鍵》20周年版,甚至將引導傾斜三角形浪1、3、5硬性定義為推動浪。
根據傾斜三角形出現的位置,分為引導傾斜三角形和終結傾斜三角形。終結傾斜三角形出現在浪5或浪C,引導傾斜三角形出現在浪1或浪A,引導傾斜三角形最初不是艾略特發現的,是普萊徹特引入了這個概念。
至于終結傾斜三角形:Waves 1、2、3、4 and 5 of an ending diagonal,and waves 2 and 4 of a leading diagonal,always subdivide into zigzags。譯為:終結傾斜三角形的1、2、3、4、5浪和引導傾斜三角形的2、4浪總是細分為鋸齒形的形態。金韻汐認為,英語單詞“always”包含“常常”“通常”的意思,在這里一定要譯為“總是”嗎?不得而知。國內譯文是否誤解了普萊切特的本意?
正是這譯文“通常”與“總是”的轉換,國內的波浪理論愛好者往往自以為站在規則制高點卻對市場形態無所適從。
圖示的這個終結傾斜三角形,即使在小時圖上細分,貌似其內部子浪也難以完全找到abc的3浪結構。終結傾斜三角形出現在浪5后往往伴隨劇烈回撤
再看看倫敦金的日線圖:
圖示三角形浪4的子浪e及終結傾斜三角形浪5的子浪1、5,如果非要劃分為鋸齒形的形態,需要很大的想象力。
圖二(引導傾斜三角形):
如圖二所示,引導傾斜三角形出現在浪a后,浪c也比較迅猛。當然,這也由跟隨浪級的級別或本身從屬的浪級級別決定。
在做足預案的前提下,傾斜三角形與作為調整浪的三角形一樣,對于方向的指引有重大意義。透過以上實例,金韻汐認為,國內波浪理論規則譯文,關于三角形及傾斜三角形的篇幅,部分是有歧義的。
(本文由金韻汐分析師團隊策劃,轉載請注明出處。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